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绪论
1. 说明生态学的定义
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研究生态学采用的方法:
野外的/实验的、理论的
第一部分 有机体与环境
一.生物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态幅(生态价):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大环境: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所决定 小气候:小环境中的气候,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密度制约因子: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了种群数量。
非密度制约因子:指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它们的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 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级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哪些方面?
1) 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 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它
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3) 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
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4)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
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5)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使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
二、能量环境
1.概念与术语
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热源,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内温动物: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
异温动物: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
驯化: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会比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气候驯化: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
适应性低体温: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内温动物会自发地从冬眠中醒来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不致冻死,这是与外温动物冬眠的根本区别。内温动物这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称为适应性低体温。
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显示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
春化
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春化:
2.生物对光照会产生哪些适应?
①光质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可见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的变化对动物的生殖、生长、发育、行为及体色有显著的影响。
②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光照强度的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动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
③生物对光照周期的适应:生物的昼夜节律;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3.生物对极端的高温会产生哪些适应?
生物对高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在形态上,有些植物油密绒毛和鳞片,能过滤一部分阳光;有些植物体色呈白色、银白色,叶片反光,可反射大部分阳光,减少植物的热能的吸收等。在生理适应方面,植物主要是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慢代谢率,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能力。其次是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动物对高温适应的重要途径是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大幅度的波动。沙漠中的啮齿类动物非常丰富,行为适应是重要的对策,它们采用“夜出加穴居式的适应方式”,避开沙漠白天炎热而干燥的气候。
4.物种的分布完全由温度决定吗?
还由光来决定
5.简述火的生态作用
火的有益作用:把枯枝叶烧成灰,形成物质再循环的无机肥料,成为新一轮生命周期的开始。火也可以减少与耐火树竞争的物种。
火的有害作用: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 …… 此处隐藏:1127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