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 第2章 构造地貌-3
时间:2025-04-28
时间:2025-04-28
地貌学 构造地貌
第二章 构造地貌-3
地貌学 构造地貌
第三节 地质构造地貌
岩层在构造影响下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地 质构造地貌。 原始的沉积岩经过较为剧烈的地壳变动后 发生变化,形成倾斜、褶曲和断裂等构造; 如果岩层构造上升基本保持水平,则形成 水平构造。 岩浆活动造成的侵入岩及喷出岩构造等, 它们对地貌形态也产生明显的影响。
地貌学 构造地貌
未变形岩层
变形岩层
地貌学 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地貌包括:
断裂地貌 褶皱地貌 火山与熔岩地貌 水平岩层构造地貌
地貌学 构造地貌
一、断裂地貌
断裂地貌也称断层地貌。 岩石受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发生破裂,原 有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形成断裂构造。 当破裂的岩体沿着断裂面发生显著位移, 形成断层。 断层能够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形体,即断 层地貌。
地貌学 构造地貌
(一)断层崖
在断层面两侧的上、下盘位移时所形成的陡崖,即 为断层崖。如秦岭北坡的大断层崖、庐山南北坡的 断层崖等。
断层崖的特点:
断层崖走向挺直,可以贯穿不同的古老地形,崖下 可能出现串珠状洼地、涌泉或温泉,崖壁上的地层 往往在另一侧谷底出现。 断层崖的高度和坡度分别取决于断距的大小和断层 面的倾角。 大同盆地口泉断裂小石沟断层崖
地貌学 构造地貌
断层类型
Scarp and linear arrangement of basalt cones indicates a normal fault zone in Death Valley
地貌学 构造地貌
断层崖的演化
1.断层刚发生,形成高大的断层崖; 2.断块山地被剥蚀降低,断层崖被侵蚀成断层三角面; 3.三角面进一步降低、后退,形成圆浑的山嘴,山嘴已距 断层一段距离; 4.断块山地被夷平,断层三角面消失。
地貌学 构造地貌
断层演化
地貌学 构造地貌
断裂引起地震
断 2011年3月日本特大地震是由长约500公里、宽 层 约200公里的巨大断层出现最大20米的位移而引 发的。 活 从岩手县近海到茨城县近海的大范围板块交界 动 处整体发生了大位移。 断层北侧最先裂开,约70秒后南侧的茨城县近 与 海区域也开始发生断裂。整个断层断裂持续了 地 约2分半的时间。 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从北海道到冲绳的大范围 震地区,最高达到10米。
地貌学 构造地貌
地震形成断层崖
Two fault scarps from relatively recent earthquakes cross an alluvial fan at Badwater, Death Valley
地貌学 构造地貌
(二)断层线崖
它由断层崖发展而来。假设断层上、下盘均由硬 岩层与软岩层相间组成。 最初,断层崖出现于上升盘,当它顶部硬岩层剥 蚀后,露出的软岩层会侵蚀加快,直至全部蚀去。 此时不但断层崖消失,而且上升盘的高度比下降 盘还低。因原来的下降盘顶部有硬岩层保护难蚀 而相对高起,于是在原来的断层线位置上形成新 的陡崖。这个崖面倾向与原始的断层崖相反,它
被称为断层线崖。 注意:断层线崖是在断层线上因差别侵蚀而成, 并非活动断层的产物。
地貌学 构造地貌
C-Fault-line scarp
-Obsequentfault-linescarp
E-Resequentfault-line
scarp 断层线崖的发展(据A.H.斯特拉勒,杨景春,1985)
地貌学 构造地貌
加拿大的断层线崖 约克郡奔宁山脉中的马勒姆山凹, 这是近100米高的 悬崖。一股清泉自 山脚涌出,并沿着 地下流动。悬崖顶 部因谷地中的高水 位水流跃过崖顶成 为瀑布。 断层作用之后, 出露的岩石大部分 被移除。形成所谓 的“断层线崖”。
地貌学 构造地貌
Fault-line scarp of normal fault in Andes.
地貌学 构造地貌
(三)断层谷
断层线通常是构造破碎带,容易被风化侵 蚀,在断层线上发育的谷地称为断层谷。 特点: 形态上一般为深窄的峡谷。 如果它出现在上、下盘间的断层线上时, 谷地的两坡不但地层位置不对应,而且地 形上也不对称,在上升盘一坡高而陡,下 降盘一坡低而缓。
上一篇:时间序列习题(含答案)
下一篇: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字词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