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仪实验课PPT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原子吸收光谱仪实验课秦克刚
武汉理工大测试中心
澳大利亚GBC公司 原子吸收光谱仪介绍
1999年度最佳产品证书澳大利亚GBC科学仪器公司
是世界上第三大和发展最快的原子吸收厂家,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 国家。1955年,澳大利亚A.Walsh发表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论文,开创了火焰原 子吸收光谱分析法,被公认为奠基人。国内的起步晚了近10年。到20世纪70年代 已发展很普及了。在很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GBC AAS的主要设计特点 安全连锁 1. 如果燃烧头未安装或者安装不正确,仪器不能点火; 2. 如果没有安装正确的燃烧头则不能切换至笑气-乙炔火焰; 3. 空气、乙炔和笑气的气压由压力传感器连续监测,压力太低则不能 点火,如果在火焰燃烧过程中压力下降,则火焰也自动关闭; 4. 对氧化性气流(空气、笑气)进行连续监测以正确地点火或者关闭 火焰,当氧化性气流不足时会导致回火,GBC公司是唯一充分解决回 火问题的公司; 5. 在任何情况下,当火焰关闭时火焰传感器立即关闭气流,以确保危 险的气体不扩散到实验室; 6. 传感器监测雾化器气流塞和释压塞是否正确安放,否则将禁止点火 或者以正确的方式将火焰关闭。 7. 当发生停电等情况时,主电源传感器以正确的次序关闭火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原理; 2.了解火焰型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构造及其各 部分的作用; 3.掌握试样制备的基本方法; 4.掌握标准溶液配制的方法,配制2--3个不同浓 度的标准溶液; 5.掌握仪器操作软件的使用,测定一个试样中某 个元素的含量;
处理样品的方法 1.取样有代表性 2. 破碎,研磨成粉末 3.烘干 4.取样量合适(量大干扰多,量小不在检出范围 内)
5.溶解成液相(相的转变) 原则:使样品中的待测组分在不损失,不沾污的情况下,全部转变为适宜测定的形式。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一种测量气态原子对光辐射的吸收的方法。
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化合物,在高温中被解离成基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光源发出的 特征谱线,在一定条件下,被吸收的程度 与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即吸光度A=KC, 由此可以确定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一、吸收光谱的原理
A lg
I0 I
kC
原子吸收光谱法特点原子吸收技术如今已成为元素分析方面很受 欢迎的一种方法。火焰中的大多数游离原 子都处于基态,这种火焰也没有足够的能 量可激发这些原子。需要用一种可发射具 有特定能量的狭窄光谱线的光源来激发火 焰中形成的游离原子,也
就是说,基态原 子吸收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测定光 源能量的减少值(吸收),就知道有多少原子 吸收了光源能量。
是一种比较方法 因为该仪器是用一系列标准样品进行校准的,所 以该法并不是直接测得绝对值,而是一种比较方 法。 在产生原子吸收过程时,也会伴随有发射过程。 为了将原子吸收过程与其它作用区别开来,使用 的检测器进行了特别的调制。 在这个检测过程中,检测器观测到的只有原子吸 收过程;而对基本稳定的火焰发射过程,不予理会。
二、仪器结构1 光源
作用:提供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
光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能发射待测元素的共振线; 被待测原子吸收; 能发射锐线,即背景小; 辐射光强度大; 稳定性好。
1). 空心阴极灯的构造
2)空心阴极灯的原理 辉光放电,电子从阴极内 壁飞向阳极; 电子与惰性气体碰撞使之 电离,产生正离子; 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 阴极内壁猛烈轰击,溅射 出阴极金属原子; 金属原子与电子、离子、 惰气原子碰撞而被激发, 辐射共振线。
3)空心阴极灯的特点: 辐射光强度大,稳定,谱线窄; 除待测元素共振线以外,还有该元素 的非共振线、内充 气体的发射线 每测一种元素需更换相应的灯。
2、原子化器
作用: (1)将试样溶液中的待测组份转变成原子蒸气(基态原子) (2)吸收池对原子化器的要求: (1)原子化效率高 (2)稳定 (3)干扰小 原子化器是决定原子吸收分析法灵敏度、精密度、干扰情况的关键 部件 常用的原子化方法: 火焰原子化 电热原子化 化学原子化
火焰原子化装置: 雾化器 雾室 燃烧头
火 焰 原 子 化 器 工 作 原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