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八年级数学下册 专题突破讲练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试题 (新版)青岛版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精品试卷※
推 荐 下
载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
1. 点在线段上运动:
根据线段长或图形面积求函数关系。如:如图所示,点P 在线段BC 、CD 、DA 上运动,△ABP 的面积变化情况的图象是什么样的?
解析: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
答案:
2. 双动点变化:
两动点同时运动,分析图形面积变化图象。如图1,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对角线AC 的三等分点(靠近点A )
,动点
F 从点C 出发沿C→A→B 运动,当点F 与点B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点F 运动的路程为x ,△BEF 的面积为y ,那么图2能表示y 与x 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吗?
图
1 图2
解析: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应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然后根据动点的行程判断y 的变化情
况。
答案:能。
3. 图形运动变化所形成的函数问题: 图形整体运动时,形成的函数问题;如图,边长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 ,阴影部分面积为S ,那么S 与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什么?
解析:图形运动变化所形成的函数问题.关键是理解图形运动过程中的几个分界点。
答案:
※精品试卷※
推 荐 下 载
4. 实际问题中的运动变化图象
如图,小亮在操场上玩,一段时间内沿M →A →B →M 的路径匀速散步,能近似刻画小亮到出发点M 的距离y 与时间x 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是( )
解析: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动变化图象,
要根据几何图形和图形上的数据分析得出所对应的函数的类型和所
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选出正确的图象。
答案:
总结:研究在不同位置时点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线段、面积的变化关系是重点。
例题 如图,M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D 边的中点,动点P 自A 点起,由A ⇒B ⇒C ⇒D 匀速运动,直线MP 扫过正方形所形成面积为y ,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则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 )
※精品试卷※
推 荐 下 载 A. B. C. D.
解析:分别求出P 在AB 段、BC 段、CD 段的函数解析式或判断函数的类型,即可判断。
答案:解:点P 在AB 段时,函数解析式是:y =
21AP•AM=21×2x=x ,是正比例函数y x =;点P 在BC 段时,函数解析式是:1()242
y AM BP AB x =+⋅=-,是一次函数24y x =-;则2,1BC AB k k ==,BC AB k k ∴>。在单位时间内点P 在BC 段上的面积增长要大于点P 在A B 上的面积增长,因此函数图象会更靠近y 轴,也就是图象会比较“陡”,故A 、B 选项错误。点P 在CD 段时,面积是△ABC 的面积加上△ACP 的面积,△ABC 的面积不变,而△ACP 中CP 边上的高一定,因而面积是CP 长的一次函数,因而此段的面积是x 的一次函数,应是线段。故C 错误,正确的是D 。故选D 。
点拨:主要考查了函数的性质,注意分段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利用动点形成的函数图象求解析式
例题 (翔安模拟)如图1,在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DA 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cm ,△ABP 的面积为ycm 2
,如果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解析:根据图2判断出矩形的AB 、BC 的长度,然后分点P 在BC 、CD 、AD 时,分别求出点P 到AB 的距离,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即可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解:由图2可知,x 从4到9的过程中,三角形的面积不变,所以,矩形的边AB =9-4=5cm ,边BC =4cm ,则点P 运动的总路程为9+4=13cm ,分情况讨论:①点P 在B C 上时,0≤x≤4,点P 到AB 的距离为PB 的长
度xcm ,y =
21AB•PB=21×5x=25x ;②点P 在CD 上时,4<x<9,点P 到AB 的距离为BC 的长度4cm ,y =2
1AB•BC =21×5×4=10;③点P 在AD 上时,9≤x≤13时,点P 到AB 的距离为PA 的长度(13-x )cm ,y =21AB•PA=21×5(13-x )=25(13-x );综上,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5x 0x 42104x 9513x 9x 132
y ⎧≤≤⎪⎪=<<⎨⎪⎪≤≤⎩()
()(-)()。 故答案为:5x 0x 4210
4x 9513x 9x 132y ⎧≤≤⎪⎪=<<⎨⎪⎪≤≤⎩
()
()(-)()。
动点综合型问题
例题 (苏州中考)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9cm ,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着A→B→C→A
的方向移动,直到点P 到达点A 后才停止。已知△PAD 的面积y (单位:cm 2)与点P 移动的时间x (单位:s )之间
※精品试卷※
推 荐 下 载 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
(2)请你利用图①解释一下图②中线段MN 表示的实际意义;
(3)求出图②中a 和b 的值。
解析:(1
)由图②知点P 在AB 上运动的时间为10s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求出AB =10cm ,又AD =9cm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解;(2)由线段MN∥x 轴,可知此时点P 虽然在运动,但是△PAD 的面积y 不变,结合图①,可知此时点P 在BC 边上运动;(3)由AD =9可知点P 在边BC 上的运动时间为9s ,a 为点P 由A→B→C 的时间;分别过B 点、C …… 此处隐藏:538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