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课件1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
古 今 评 说】
《春江花月夜》“春风第一花” 、 “孤篇横绝,竟为大
一诗“孤篇盖全唐”、
家”。
【
古 今 评 说】
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 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
古 今 评 说】
日本汉学家还居然说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
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
夜》。
张若虚◆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
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
《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水平一般。《春江花月夜》,历代传诵的名篇。人以文传,
张若虚就是靠这首诗流传闻名的。
【学习要点】1. 流畅诵读,读准字音,感悟诗歌。2. 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景、 情、理的完美融合。
3. 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三、整体感知1、欣赏录音朗读 正音: yàn 滟滟 piān 扁舟 xiàn 皆似霰 dǎo zhēn 捣衣砧 xiā 纤尘 n jié 碣石
春江花月夜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 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 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一共九韵。每一韵构 成一小段。
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请欣赏全诗, 并思考课文写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春江花月夜:反复诵读,粗通诗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 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 闪耀千万里,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折 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
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 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月光将大千 世界浸染成一片银灰色。 滟滟:水波动荡闪烁的样子。 霰:细密的雪珠。 流霜:月光白如流泻而下的霜。
幽美恬静、神话般美妙纯净的世界
江流宛转绕芳甸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 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 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 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 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看见 长江为流水送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伤感,但并不是颓废 与绝望。“哀而不伤”。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 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 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 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 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缠人的月色,恼 人的月色)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 望随着月光流泄着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鸿雁能够飞翔很远 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 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音信全无,该又凭 添几分愁苦。
谁家今夜扁舟子,
下一篇:环境保护精美电子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