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练习题作业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作业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_
(B)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分开,两球相互排斥,则两球原来带电情况不可能是
A.原来的其中一个带电 B.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
C.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同种电荷 D.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电荷
(C )2.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且M端带正电 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且N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 A
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且左端带正电,右端带负电
(BD)3.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物体所带的电量不可能只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4.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 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b将吸引a,吸在一起不分开
C.b立即把a排斥开 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C)5.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C)6.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C)4.把一个带电棒移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属箔片先下落闭合而后又张开,这说明棒上带的是
A.正电荷 B.带正.负电荷都有可能 C.负电; D.不带电
(BCD)7.关于电荷量的下列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
10C.物体带正电荷1.6×10-9C,这是因为失去了1.0×10个电子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是1.6×10-19C
(A)8.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 2.4×10-19C B.-6.4×10-19C C.-1.6×10-18C D.4.0×10-17C
(D)9.四个小球A、B、C、D,已知A带负电,B排斥A,C吸引B,D吸引C,则D球
A.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带电或不带电均可
(D)10.A和B是两个大小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它们是用等长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杆上,在两球连线的延长线上A球左侧放一个带正电荷的小球C时,如下图所示,A、B两球的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两球均带正电, B. A、B两球均带负电
C. A球带正电荷,B球带负电荷, D. A球带负电荷,B球带正电荷。
11.把电荷移近不带电导体,在导体上离电荷近的一端带 ______ ,
离电荷远的一端带 ________ ,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
12.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称为元电荷.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
13.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正 电,获得电子的带 负 电.
(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反 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同 的电荷.
(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电荷 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
14.如图所示,在带电+Q的带电体附近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 A和B,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移走,再把A、B分开,则 电;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Q,则
电, 电.
-915.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C, QB=-9.6
×10-9C。让两金属小球接触,金属A、B电荷量分别带多少?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QA= QB=(6.4×10-9.6×10)/2=-1.6×10 C
N=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