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国企总经理对员工的话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为了广大不安定的学生们。
付出与回报
杨理民
付出,即是一个不断给予的过程。在企业中,就是员工为企业生存、发展作出的所有工作,包括努力和贡献。回报,就是报答,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收益、收获。就是企业对自己员工的付出在薪酬和福利方面的体现,以及对于其他付出的肯定,包括未来的职业生涯等等。
付出和回报就像农民有春的播种,才有秋的收获。也许,付出了不一定就有同等价值回报,不一定马上就有回报。但不付出肯定就没有回报。我们有的同仁,经常在抱怨,给这点工资,我不可能去做更多的事情。孰不知,工资是一种正常职责履行完成后的一种正常回报。如果你有突出的业绩,突出的表现,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更细、更精。我认为,你得到超出工资的回报是迟早的事情。回报不是一个定数,是根据你的付出多少来决定的。
一、工作的回报包括了显性回报和隐性回报
显性回报即我们的薪酬体现,包括了我们各种福利,未来的养老、医疗等等。而隐性回报则包括了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了解社会信息的平台,在工作过程中业务能力学习和锻炼的平台,工作阅历、职业生涯发展空间等等。
薪水只是体现了回报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一个人不能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到多少工资而去大伤脑筋,
为了广大不安定的学生们。
有的同志在央企工作却老是去和小企业比收入,这样就影响我们的心态,可能带着抱怨去工作,他没有看到大型国企中员工工资背后的成长机会,没有想到在正规企业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对自己来讲就是很可贵的财富。
不可否认,很多小企业的员工薪酬政策比我们灵活,但是在小企业,或许因为一句话,一个小的失误或与老板的一个争执都有可能让你失去工作。由于小企业本身的发展都具有不确定性,他好的时候给的待遇不错;不好的时侯,可能立即解除员工,不需要任何理由。他无法给你一个未来良好的发展空间,也无法给你的未来做一个有效的承诺。可能有人会说,到时候我再换工作,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找工作会越来越困难,而在国企,随着年龄增长,哪怕你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企业会考虑你曾经的贡献和付出,而工资依旧会随企业的发展而增长。
为什么换单位较多是一些年轻人,除了年轻人的冲劲和不安于现状的成长意识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年轻人在一个单位付出的积累是有限的,离开原单位损失不大,留恋不多。而一些老员工一般不愿轻易离开原单位,除了考虑对新环境和新技能适应力及学习能力下降外,最重要的是几乎在原单位多年来所有的贡献全部“清零”,一切都将从头开始,到另外单位还得花时间和精力去重新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年轻人过于频繁的换工作单位,不断发生“清零”,不断要用时间去重新证明自己,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为了广大不安定的学生们。
要看到薪水背后的隐性回报。
有些人觉得公司工资回报与工作付出并不相对等,而民营企业会有更高的工资。国营企业回报有时候需要时间来体现,甚至可能是另一方式的体现。短时间来看,可能个人间所获得回报有差距。但在20至30年的跨度中去考查,绝大多数人通过劳动获得的回报与其所具有的能力和付出是相称的,这是由社会的公平原则所决定的。否则,那就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机制有问题。例如集团公司的老总们,有谁不是经过长期基层工作的历练,他们为企业持之以恒努力工作而走到今天的岗位。由此可见,国企回报员工具有长期性。
另一方面,我们年轻学生从走出校门,到完全担当起工作职责这段时间中,你们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公司也在付出代价培养你们。在工作过程中难免的一些失误和过错,都是公司在交学费。有时为了培养人才花的成本是很大的,这些是薪酬不能体现出来的。在一个小企业,真造成了损失,就不会那么简单,可能不仅仅是走人了事。他也不会为培养你而过多的花成本,他只会用成熟人才。
同时,有了国企这个平台,个人价值更得以体现甚至放大。犹如大学老师外出讲课,名牌大学教授的出场费肯定比普通大学教授的出场费高得多,这已经与教授本人水平的高低无过多的联系。因为国企往往和政府部门、大企业打交道多一些,有了这个平台,个人的人脉积累,工作阅历和见识都会上一个台阶。这对
为了广大不安定的学生们。
自己以后人生,如再找工作都会有所帮助。
正确看待考核。
我们的薪酬设计是按照你从事的岗位,你能够胜任这个岗位,并且具有相应的业务能力,圆满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而预计的全部报酬。那么,工作中由于业务水平不够、或者工作不严细、或未按期达到预期结果,甚至给我们公司造成了损失,那么肯定要在你预期的回报中扣除。
有的员工在抱怨公司的考核只是扣钱,怎么不嘉奖。嘉奖是有的,当然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对于本人超额完成预期工作目标或表现突出、或者企业总目标超额完成,员工与企业一起分享发展的成果。
正确理解和利用激励机制。
个别同志,总想公司的激励 …… 此处隐藏:140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