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常见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限时集训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1 专题十一 常见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高纯度单晶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这种材料可以按下列方法制备:
SiO 2
Si(粗)SiHCl 3Si(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 2+C
Si+CO 2↑ B.步骤①②③中每生成或反应1 mol Si,转移4 mol 电子
C.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D.SiHCl 3(沸点33.0 ℃)中含有少量的SiCl 4(沸点67.6 ℃),通过蒸馏可提纯SiHCl 3
2.肼(N 2H 4)和氧气的反应情况受温度影响。某同学设计方案探究温度对产物影响的结果如图Z11-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Z11-1
A.温度较低时, 肼和氧气主要发生的反应为N 2H 4+O 2
N 2+2H 2O
B.900 ℃时,能发生N 2+O 22NO
C.900 ℃时, N 2的产率与NO 的产率之和可能小于100%
D.该探究方案是将一定量的肼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断升温实验
3.生物脱H 2S 的原理如下:
反应1:H 2S+Fe 2(SO 4) 3
S ↓+2FeSO 4+H 2SO 4 反应2:4FeSO 4+O 2+2H 2SO 42Fe 2(SO 4)3+2H 2O
硫杆菌存在时,FeSO 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氧化速率随温度和pH 变化关系如图
Z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图Z11-2
A.该过程最终将H 2S 转化为Fe 2(SO 4)3
B.H +是反应2的反应物,c (H +)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反应1消耗11.2 L H 2S,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
D.反应温度过高,Fe 2+氧化速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硫杆菌失去活性
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 A.C CO 2CO
CO 2 B.Na 2SO 3SO 2
H 2SO 3 C.CaCO 3CaCl 2
Ca(ClO)2 D.N 2NO HNO 3 5.由SO 2和O 2制备SO 3(熔点16.8 ℃,沸点44.8 ℃)的模拟装置如图Z11-3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省略
):
图Z1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中的试剂为饱和NaHSO 3溶液
B.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SO 2
C.装置③反应管中的铂石棉用作反应的催化剂
D.从装置⑤逸出的气体有过量的SO 2和O 2
6.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种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图Z11-4:
图Z1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为NaOH溶液,乙为白色沉淀,则X可能为短周期金属元素
B.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乙反应可生成丙
C.若A为氧气,丙在通常状况下为红棕色气体,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
D.若乙为NaHCO3,则甲或丙可能是CO2
7.中学教材中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水中提溴是将Cl2通入浓海水中,生成溴单质,而氯气氧化溴离子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其目的是避免。
(2)ClO2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业上用KCl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3)磷的含氧酸有多种形式,如H3PO4、H3PO2(次磷酸)、H3PO3(亚磷酸)等。H3PO3与NaOH反应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写出H3PO3的第二步电离方程式: 。H3PO3和碘水反应,棕黄色褪去,再滴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请写出H3PO3和碘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工作温度高达700~900 ℃时,O2-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5)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为Mg+H2O2+2H
+Mg2++2H
2O,则正极反应式
为。常温下若起始电解质溶液pH =1,则pH=2时溶液中Mg2+浓度为。已知K sp[ Mg(OH)2]=5.6×10-12,当溶液pH=6时, (填“有”或“没有”)Mg(OH)2沉淀。
8.亚硝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盐,某同学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图Z11-5所示实验(已知:Na2O2+2NO2NaNO2;Na2O2+2NO 22NaNO3)。
图Z11-5
(1)该同学用以上仪器制备NaNO2,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填
3
序号,可重复)
(2)仪器a的名称为。
(3)NO在E中可被氧化成
N,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4)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NaNO2含量:
①在5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 mL的M溶液(M遇NaNO2呈紫红色,NaNO2的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 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②称量0.10 g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取5 mL 待测液,加入1 mL M溶液,再加蒸馏水至10 mL 并振荡,与标准色阶比较。
③比色的结果是待测液的颜色与 d 组标准色阶相同,则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
(5)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NaNO2含量:
①称量0.500 0 g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取25.00 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
入a mL KI 酸性溶液(足量),发生反应2N+2I-+4H+2NO↑+I2+2H2O。
②滴入2~3滴作指示剂,用0.010 0 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当看到的现象时,即为滴定终点(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③重复实验后,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0.50 mL,则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保留3 位有效数字)。
④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填序号)。
A.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少量水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滴定时摇瓶幅度过大,标准溶液滴到瓶外
9.某校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Na2SO4与焦炭高温加热后 …… 此处隐藏:447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