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_(必修一) 学生版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很好
2013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
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2013年广东高考12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
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3.(2013年浙江高考14题)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3年北京高考12题)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5.(2013年浙江高考15题)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
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6.(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3题)汉文帝说: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
物之自然,奚可甚哀 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
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7.(2013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
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
很好
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8.(2013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
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 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9.(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2题)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10.(2013年重庆高考5题)《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
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11.(2013年江苏高考5题)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
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12.(2013年山东高考12题)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13.(2013年山东高考9题)《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
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
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14.(2013年山东高考11题)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
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很好
1.(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29题)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
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
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上一篇:郑州三星手机原装排线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