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组织
发布时间:2024-08-27
发布时间:2024-08-27
博白县影剧院室内装饰工程
(三层观众厅)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
广西呈美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
2014年07月01日
1.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钢管脚手架扣件》(GB/5831-2006)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2.工程概况
本工程高支架支撑体系位于4-9轴与C-J轴范围内,层高为18m,用于天棚钢结构转换层、钢结构检修通道、铝单板吊顶与空调系统灯具的安装需要。
3.施工方法:
高空吊顶采用满樘内钢管架,立杆间距为2m,纵向水平杆间距为2m,横向水平杆间距为2m。每层高度为1.8 m。 4.施工准备
4.1编制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使用荷载,确定脚手架平面、立面布置,列出构件用量表,制订构件供应和周转计划等。
4.2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规范、施工方案。 4.3对施工班组进行现场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队伍的技术素质。
4.4对多层复合板、木枋、钢管、扣件、脚手板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4.5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立杆底座下铺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 4.6清理组架范围内的杂物. 5.钢管脚手架搭设
5.1搭设顺序:
安放垫板→安立杆→安扫地杆→安横杆→铺临时脚手板→安上层立杆→安上层横杆→逐层支设到楼板底
5.2脚手架搭设:
5.2.1在楼板上按立杆位置安放立杆(下面垫木方),其上交错安装3.0m和1.8m长立杆,使接头错开。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20cm 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2.2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cm。 5.2.3 大横杆: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不小于6m,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不大于50cm。 5.2.4 小横杆: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即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crn。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柱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柱之间在等间距设置增设1一2根小横杆,其最大间距不大于75cm。
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结构外边缘15cm,且长度不大于44cm。上、下层小横杆应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临小横杆在立柱处相向布置。
5.2.5 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c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存在高低差处,则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柱固定。
5.2.6脚手架搭设以3人为一小组为宜,其中1人递料,另外两人共同配合搭设,每人负责一端。搭设完一层架子,铺一层脚手板,逐层向上搭设。 6.钢管脚手架拆除
6.1 拆除前应对脚手架作一次全面检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设立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6.2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容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 6.3拆除的构件应用绳索吊下,或人工递下,严禁抛掷。
6.4拆除的钢管、扣件应及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保管。
6.5每班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扣件松动;架体堆放钢管、扣件等隐患。 6.6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6.7在拆除过程中,凡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已松脱的杆件。 7.质量保证措施
7.1检验、验收管理
7.1.1立杆最大弯曲变形矢高不超过L/500,横杆斜杆变形矢高不超过L/250。 7.1.2螺纹顶丝部分完好,无滑丝现象,无严重锈蚀,焊缝无脱开现象。 7.1.3搭设完,应进行检验,检验主要内容: 1)垫板放置稳固。 2)立杆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3)整架垂直度应小于L/500,但最大不超过100mm。 4)对于直线布置的脚手架,其纵向直线度应小于L/200。 5)横杆的水平度,即横杆两端的高度偏差应小于L/400。 7.2使用管理:
7.2.1脚手架的施工和使用应设专人负责,并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要求。
7.2.2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 安全保证措施
8.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并成立由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负责人为首,各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8.2工人须经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架子安装、拆除必须由专业队伍施工,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8.3施工操作人员戴安全帽,穿防滑鞋,栓安全带。作业层满铺脚手板,脚手板质量合格,搭设时两端用与钢管用8#铁丝固定牢,不得有探头板。
8.4所有构件都必须合格,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报验。 8.5严禁上下同时交叉作业,严防高空落物伤人。 8.6传递物料、工具严禁抛掷,以防坠落伤人。 8.7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照明。
8.8在搭设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架体的垂直度,一般通过调整连墙撑的长度来实现。 8.9在搭设、拆除时,设置警戒区,禁止其它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8.10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上不得集中堆放荷载,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 8.11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栏杆,防止坠落物体伤人。
8.12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1项目部建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参加,共同管理现场。 9.2 加强对工人的宣传教育。
9.3传递物料、工具严禁抛掷,以防坠落伤人。
9.4架子拆除后,钢管、扣件、木枋、模板按位置集中堆放,码放整齐。 9.5 每天下班前,清扫现场,做到工完场清。
材料类型统计表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设计计算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7m,
立杆的纵距 b=0.80m,立杆的横距 l=0.80m,立杆的步距 h=1.55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4。 木方50×80mm,间距400mm,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4。
模板自重0.35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3,施工活荷载3.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 截面惯性矩 I = 10.78cm4;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000×0.200×0.400=2.0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50×0.400=0.14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000+2.000)×0.400=1.200kN/m 静荷载 q1 = 1.20×2.000+1.20×0.140=2.568kN/m 活荷载 q2 = 1.40×1.200=1.68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 M = 0.1ql2=0.1×4.25×0.80×0.80=0.272kN.m 最大剪力 Q=0.6×0.800×4.248=2.039kN 最大支座力 N=1.1×0.800×4.248=3.738kN 抗弯计算强度 f=0.272×106/4491.0=60.54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3.340+0.990×0.000)×800.04/(100×2.06×105×107780.0)=0.417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3.74kN
3.74kN
3.74kN
3.74kN
3.74kN
3.74kN
3.74kN
3.74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449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88kN
1.88kN
1.88kN
1.88kN
1.88kN
1.88kN
1.88kN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27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523kN.m 最大变形 vmax=0.502mm 最大支座力 Qmax=8.037kN
抗弯计算强度 f=0.523×106/4491.0=116.53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8.04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R≤8.0 kN时,可采用单扣件; 8.0kN<R 12.0 kN时,应采用双扣件;R>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
(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11×5.700=0.631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800×0.800=0.224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200×0.800×0.800=3.20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4.05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2.000)×0.800×0.800=1.92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7.55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55×1.700×
1.55=3.043m =3043/16.0=190.810 =0.199
=7554/(0.199×424)=89.545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550+2×0.300=2.150m
=2150/16.0=134.796 =0.377
=7554/(0.377×424)=47.281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07;
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55×1.007×(1.550+2×
0.300)=2.501m =2501/16.0=156.779 =0.287
=7554/(0.287×424)=62.01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四、构造要求 1 架体总体要求
(1) 对剪刀撑、水平杆、周边拉结等采取一系列加强措施。 (2) 支模架体高宽比:模板支架的整体高宽比不应大于5。 2 架体立柱
1 梁下优先采用可调托座同时对采用可调托座时的构造做出了具体规定,以满足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2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歩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歩
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3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
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3.0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
6 扣件式钢管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离主节点不宜大于歩距的1/3。
(6) 采用扣件式钢管立柱时,严禁将上段的钢管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可调托座使用: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另外,使用可调托座必须解决两者连接节点问题 3 架体水平杆
(1) 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2) 搭设要求: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
b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 主节点处水平杆设置: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4剪刀撑
剪刀撑包括两个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三部分组成,要求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具体说明设
置数量
注意:对于超高大跨大荷重支模架要针对性设置并绘图表示
(1) 设置数量,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a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 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 ~60 之间。倾角为45 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 时,则不应超过5根;
b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c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d 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5 周边拉接
(1) 一般支模架体,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
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2) 超高大跨大荷重支模架必须与砼已浇筑完毕的垂直结构有效拉结。 五、材料管理
1 钢管、扣件
(1) 材质:引用了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 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相关规定
(2) 验收与检测,采购、租赁的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并且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
钢管外观质量要求:
a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b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
c 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 扣件外观质量要求:
a 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b 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2 技术资料
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人员管理
六、验收管理
(1) 验收程序
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应由项目部组织验收。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以及监理工程师应参加模板支架的验收。对高大模板支架,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参加验收。
(2) 验收内容 a 材料——技术资料 b参数——专项施工方案
c 构造——专项施工方案和本规程 (3) 扣件力矩检验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4) 验收记录
按相关规定填写验收记录表。 七、使用管理
1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
2 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当模板支架基础下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3 架体因特殊原因或使用荷载变化而发生改变时,需采取措施(编制补充专项施工方案),重新验收。
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超高堆置。 八、拆除管理
1 拆除时间: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2 拆除方法:模板支架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二步。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多层建筑的模板支架拆除时,应保留拆除层上方不少于二层的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拆除时,应在周边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严禁将钢管、扣件由高处抛掷至地面;
b 运至地面的钢管、扣件应及时按规定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整修与保养,剔除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3 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4 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5 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应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
6 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撬拆下面的模板。
7 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刷防锈漆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九、施工图
5900
20015501550
15500014
200
图1 支架立面图
下一篇: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