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若干问题思考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若干问题思考李明(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暨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安徽合肥 2 3 0 6 0 1 )摘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及其建设的规律,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觉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规范性建设,建立学科与课程之间“双向支撑”的良性机制 . 组建一批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等已成为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若干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自2 0 0 5年1 2月设立以来 .目 前共设6个二级学科。截至2 0 1 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 7个.硕士点1 3 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近 6 0 0个,成为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学科体。虽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毋庸置疑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即“ 0 5”方案的实施有着密切应仅停留在服务课程建设层面,而课程建设却需要提高科学建设的高度,为此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论研究。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觉意识。
目前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时,仅从自己的兴趣、已有的研究方向或者研究的惯性思维出发研究某些理论问题,而缺乏研究要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觉意识,造成科研与教学的脱节。或者科研难以成功向教学转化。当前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一定程度地出现“散、浅、偏”的现象。 所谓“散”就是研究的问题不集中 .不能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攻关研究。所谓“浅”就是研究的深度不
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作用。自学科设立以来也确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到了必要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
科归属感,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 .学科与课程之间的“两张皮”问题依然突出。为此必须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问题,这既是加强马克思主义
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又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够,往往理论不能说服人。所谓“偏”就是研究的问题往往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部分,而做理论上的“外围战”。 正是由于部分教师没有对一些理论难点、社会热点进行必要的深入研究,造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的教学中不能对学生做到“释疑解惑”,从而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思
改革,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需要,对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
、
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关系及其建设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内在统一关系,在内容上存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关系.在建设主体上存在大体的一致性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6个二级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理论问题
和研究课题,并围绕这些问题、课题做扎实的研究,有意识地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做好科研向教学的转
化工作。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强烈的学科归属意识。力争使自己不仅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力军。
体系概论》等本专科4门、研究生5 1 ' q共9 1 ' q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但又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硕士研究生课《自然辩证法概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就没有直接对应的学科 .其学科支撑一方面是哲学学科中的科技哲学 .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关自然观、科技观的思想。
还应当担负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任。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规范性建设。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其整体性不仅
体现在方法、立场、
观点、逻辑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它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上。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生命线。就学科建设的意义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之外再设立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之间虽然关系紧密。但两者各有规律,前者要符合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规律,后者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科建设虽不一
1 7 6—
上一篇:带温度显示的电子闹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