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战略》读书报告2012
时间:2025-04-12
时间:2025-04-12
战略管理
《蓝海战略》读书报告
商海激战,谁主沉浮。当众多商家都在红海中艰苦拼杀时,一些先行者已在新开辟的蓝海中肆意徜徉。蓝海战略作为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开辟了竞争的新视角,给竞争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成功渠道。
《蓝海战略》出版于2005年,由W.钱·金(韩)和勒妮·莫博涅(美)撰写。这本书诞生于知识经济崛起的信息时代,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反映了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战略的转变方向。过去很多学者的研究都集中于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即红海战略,尽管已经有相关学者对蓝海战略进行了讨论,但在这之前学术界缺乏对如何开创蓝海的实际指导,本书则为寻找和赢得蓝海提供了系统的操作框架和分析手段。同时,这本书语言简洁通俗,原理浅显易懂,配有丰富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合各阶层人士阅读,填补了学术空白和市场空白。
一、蓝海概念的理解
本书中,笔者将市场空间分为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现今存在的所有产业,这是我们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这代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这就是未知的市场空间。”在红海中,产业边界是明晰和确定的,竞争规则是已知的。身处红海的企业试图表现得超过竞争对手,以攫取已知需求下的更大市场份额。持续的竞争导致市场空间变得拥挤,利润增长空间变小。产品只是常规性的商品,而恶性竞争使红海变得更加血腥。相反,蓝海则意味着未开垦的市场空间、需求的创造以及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蓝海或是通过在现有的红海领域之外创造出来,或是通过扩展已经存在的产业边界而形成,新开辟的领域是未知的,所以蓝海无关竞争。当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独占蓝海时,可以获得高速的利润增长和较大的市场份额。
蓝海从过去到现在是一直都存在的,只是一直没有被系统的研究而已。“尽管蓝海是个新名词,它却不是一个新事物。无论过去或现在,它都是商业活动的一个特征。”很多基础产业,在几十年前都是未知的或处于萌芽状态,所以产业发展不是静止的,而是持续演进的。蓝海也是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发现并逐渐转变为红海的。蓝海战略是一种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思想,随着现有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开辟和发展新的市场空间必然会成为主流战略。
战略管理
二、关于价值创新的总结
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也是开创蓝海、突破竞争的战略思考和战略执行的新途径。“之所以称为价值创新,原因在于它并非着眼于竞争,而是力图使客户和企业的价值都出现飞跃,由此开辟一个全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 价值创新体现了战略的结构再造观点,这种观点强调的是需求,是寻求对问题的重新定义,改变竞争的规则和范围。对问题的重新定义通常会导致整个行业结构的改变,以及战略的调整。通过再造,可以重塑行业的边界,创造出新的蓝海领域的市场空间。
超越现有需求是价值创新的关键因素。在市场营销学上,一种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就是创造需求,通过研究最广大顾客的现有消费特点和潜在消费需求,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这就是一种价值创新。为了获得更为持久的独占优势和更为丰厚的利润回报,企业应利用价值创新最大限度地扩大所要创造的蓝海领域。企业应关注潜在客户,而不应只着眼于现有客户;应致力于大多数客户的共同需求,而不是注重客户的差异化。
三、蓝海战略与波特理论
曾听老师介绍说,《蓝海战略》是反波特理论的。但在我看来,蓝海战略并未跳出波特理论。尽管波特的三大战略主要应用于红海竞争,但在海蓝的开拓中,仍然在应用三大战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蓝海战略并不是反波特理论,而是对波特理论进行了延伸,以蓝海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应用。
蓝海战略强调价值创新,通过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重新定义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提出新的营销渠道或手段等来开辟新的市场空间。这是一种独辟蹊径的做法,在军事上可以称之为“战略转移”、“开辟第二战场”。蓝海战略尽管是一种开创性的战略思维,但在实行时仍在利用传统的红海竞争战略,比如说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所以说蓝海战略与传统的波特理论并没有完全割裂,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延伸。
但蓝海战略与波特理论确实也有相悖的地方。波特理论强调三大战略的选择要明确,不能在两个战略中寻求平衡,而蓝海战略却试图在寻求这种平衡。书中也提到“所谓战略就是在差异化和低成本之间进行抉择,相反,蓝海的探索者们却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
战略管理
总体来说,蓝海战略与波特理论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关系。
四、蓝海战略的持续更新
开创蓝海领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旦蓝海战略获得成功,模仿者随之而来将不过是迟早的事。但对蓝海战略的模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障碍是操作上的,有些则是认识上的。下表是书中关于模仿障碍的总结:
表 9-1:蓝海战略的模仿障碍
传统观念认为价值创新没有意义。
蓝海战略与其他公司的品牌形象不 …… 此处隐藏:100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浅谈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危害与防治
下一篇:观察物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