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同步课件:第4章 匀速圆周运动 专题突破课件(鲁科版必修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一、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曲线运动,处理匀速圆周运动 问题不能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而应抓住合外力充 当向心力这一特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分析解决,此时公 式 F=ma 中的 F 是指向心力,a 是指向心加速度,即 rω2 v2 或 或其他的用转速、周期、频率表示的形式. r
圆周运动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确定圆周运动的平面和圆心位置,从而确 定向心力的方向.
(2)选定向心力的方向为正方向.(3)受力分析(不要把向心力作为一种按性质命名的力进行分 析),利用直接合成法或正交分解法确定向心力的大小.
(4)选择恰当的向心力公式,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5)求解未知量并说明结果的物理意义.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小球A、B套在 光滑水平直杆P上.整个直杆被固定于竖直转轴上,并保
持水平.两球间用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连接在一起.左边小球被轻质细绳拴在竖直转轴上,细绳 长度也为L.现使横杆P随竖直转轴一起在水平面内匀速转 动,转动角速度为ω,则当弹簧长度稳定后,细绳的拉力 大小和弹簧的总长度各为多少?
图1
解析
设直杆匀速转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A、B两球水平
方向受力如图所示,其中T为细绳的拉力,F为弹簧的弹力.
答案
2 2 2 m ω kL k + mω MLω2+ L k-mω2 k-mω2
借题发挥
处理物体系统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要充分挖
掘隐含条件.首先明确各物体做圆周运动的v、ω及r是多 少,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然后分析各物体做圆周
运动的物理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建立方程求解相关问题.
二、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关于水平面内匀速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无非是临界速度 与临界力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与绳的拉力、弹簧的
拉力、接触面的弹力与摩擦力等相关.在这类问题中,要特别注意分析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考虑达到临 界条件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临界速度、临界角速度,然
后分析该状态下物体的受力特点,结合圆周运动知识,列方程求解.常见情况有以下几种: (1)与绳的弹力有关的圆周运动临界问题. (2)因静摩擦力存在最值而产生的圆周运动临界问题. (3)受弹簧等约束的匀速圆周运动临界问题.
(4)与斜面有关的圆周运动临界问题.
【例2】 如图2所示,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 在水平桌面上,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母线 与轴线之间的夹角θ=30°.一条长为L的绳
(质量不计),一端固定在圆锥体的顶点O处,另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 看成质点),物体以速率v绕
圆锥体的轴线 图2
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1)当 v1= (2)当 v2= 1 gL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 6 3 gL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 2
解析
物体在光滑锥面上绕轴线做水平面内
的匀速圆周运动,当运动速度较大时,物体 有可能脱离锥面而“飘起”,此时物体只受重 力mg和拉力T.当物体恰好 “ 飘起 ” 时,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 2 v0 mgtan 30°= m , Lsin 30° 3 得 v0= gL. 6 1 (1)因 v1= gL< v0,故物体没有脱离锥面,受三个力的 6 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物体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 竖直方向上有 Tcos 30°-Nsin 30°=mg, 水平方向上有v2 1 Tsin 30°-Ncos 30°=m , Lsin 30°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T≈1.03mg.
3 (2)因 v2= gL> v0,故物体脱离锥 2 面, 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 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φ> θ,如图所 v2 2 示,则有 mgtan φ = m ,得 φ= Lsin φ 60°, mg 则T = = 2mg. cos 60°
答案
(1)1.03mg
(2)2mg
三、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1.没有物体支撑的小球 (轻绳或单侧轨道类 ) 小球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最小速度 )是 v0= gr.小球恰能 通过圆周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为零,环对小球的弹 力为零(临界条件: T=0 或 N=0), 此时重力提供向心力. 所 以 v≥ gr时, 能通过最高点;v< gr时, 不能达到最高点.
2.有物体支撑的小球(轻杆或双侧轨道类) 因轻杆和管壁能对小球产生支撑作用,所以小球达到最
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即临界速度v0=0,此时支持力N=mg.
【例3】 如图3所示,轻杆的一端有一个 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O.现给
小球一初速度,使小球和杆一起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 力,用F表示小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 小球的作用力,则F A.一定是拉力 B.一定是支持力 C.一定等于零 ( ).
图3
D.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支持力,也可能等于零
解析
设小球对杆的作用力为F,在最高点时分析其受力得
答案
D
借题发挥 在最高点,小球受重力 mg 和杆的作用力 F,由 v2 牛顿第二定律知 mg+F=ma=m (v 为小球在最高点的速 R 度,R 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 此处隐藏:13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下一篇:中国一线到四个线城市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