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IRT of USST: Wu Weidong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相变制冷 绝热膨胀制冷 制冷热力学特性分析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IRT of USST: Wu Weidong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制冷过程:实现从低温热源吸热,消耗一个能量(电、热、 制冷过程:势)补偿,向高温热源放热。 这个过程必须遵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制冷的基本方法: 1、相变制冷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 4、热电制冷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IRT of USST: Wu Weidong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相变制冷
一、物质的相变特性 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 物质的相、 1、物质的相、 相变( 相变(固、气、液) 2、成分 3、相图 4、自由度 5、相律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相变制冷
一、物质的相变特性 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 纯质:水,三相(冰、水、汽),相图 纯质: 三相( ),相图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相变制冷
一、物质的相变特性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 混合物:盐水,相图 混合物:盐水, R22/R12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相变制冷
一、物质的相变特性 (一)液- 气 状态:液 状态: 气 能量:吸热 能量:(1 2)饱和气体比熵、比焓
r = h" h ' = T (s " s ' ) 气化热: 气化热:
h 's
'
饱和液体比熵、比焓
s
"
h"
特 性:与压力有关,不同压力不一样 与压力有关, 与材料有关, 与材料有关,不同物质不一样 与状态有关,在临界压力以上为0 与状态有关,在临界压力以上为0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相变制冷
一、物质的相变特性 部分气化的热量变化: 部分气化的热量变化: 物质在气液两相区内的干度:x 物质在气液两相区内的干度: 热量变化的公式: 热量变化的公式:q 0 = r (1 x) (1 3)制冷剂的干度
q 0 单位制冷量 x
特性:干度大,气化热小 特性:干度大,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相变制冷
(二)固体的融化与升华 1、固体的融化状态:固液,吸热 状态:固液, 热量为熔解热(融化热): ):水 热量为熔解热(融化热):水335KJ/KG
2、固体的升华状态:固气,吸热 状态:固气, 热量: 热量:升华热
3、冰盐混合物(类似前述的盐水) 冰盐混合物(类似前述的盐水)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相变制冷
表1-1 冰的升华压力和对应的升华温度
水的三相点:0.61kPa,0.0C 水的三相点:0.61kPa,0.0C干冰的三相点:518kPa,-56.6C 干冰的三相点:518kPa,-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相变制冷
表1-2 冰盐混合时的温度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相变制冷
表1-3 一些共晶溶液的物理温度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
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二、压-焓图气液相变制冷是主要的制冷方法。 气液相变制冷是主要的制冷方法。 表示其制冷过程和查阅其物性依靠图表。 表示其制冷过程和查阅其物性依靠图表。 图表也有很多形式,其中压-焓图使用最多。 图表也有很多形式,其中压-
相变制冷过程线: 过程线: 等压线、 等压线、 等温线、 等温线、 等焓线、 等焓线、 等熵线、 等熵线、 等容线,. 等容线,. 过冷度 过热度
1、压-焓图的结构: 焓图的结构: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二、压-焓图
相变制冷
2、压-焓图的使用
要求( 要求(1)表示过程(吸热或放热) (2)查各点参数(温度、压力、焓、熵、比容、状态,过冷度和过 热度): 过程:从点1(温度20C,压力2 bar)等熵变化到点2(压力10 bar)再等 过程:从点1(温度20C,压力2 bar)等熵变化到点2(压力10 bar)再等 压变化到点3(温度30C),再次等焓变化到点4(压力2 bar),最后等压 压变化到点3(温度30C),再次等焓变化到点4(压力2 bar),最后等压 回到点1 回到点1。
图1-1 R134a的压-焓图 R134a的压 的压-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二、压-焓图 2、压-焓图的使用(结果) 焓图的使用(结果)
相变制冷
要求( 要求(1)表示过程(吸热或放热) (2)查各点参数(温度、压力、焓、熵、比容、状态,过冷度和过 热度): 过程:从点1(温度20C,压力2 bar)等熵变化到点2(压力10 bar)再等 过程:从点1(温度20C,压力2 bar)等熵变化到点2(压力10 bar)再等 压变化到点3(温度30C),再次等焓变化到点4(压力2 bar),最后等压 压变化到点3(温度30C),再次等焓变化到点4(压力2 bar),最后等压 回到点1 回到点1。 Point T P v [C] [bar] [m^3/kg] 1 19.997 2.000 0.113940 2 73.598 10.000 0.024651 3 30.004 10.000 N/A 4 N/A 2.000 N/A Te [C]= -10.09 Tc [C] = 39.39 DT subcooling [K] = 9.39 DT superheat [K] = 30.09 h s [kJ/kg] [kJ/(kg K)] 417.746 1.8236 456.224 1.8236 241.469 N/A 241.469 N/A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二、压-焓图 2、压-焓图的使用(结果) 焓图的使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