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课本教材(人教版)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第一章行星地球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地球具有适合生命演化和人类发展的条件,因此,它成为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下问题。
●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地球的运动有什么规律?
●地球运动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球具有怎样的结构?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在户外漫步的时候,经常会情不自禁地仰望星空。如果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连续数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辽阔的星空背景下,除了有闪烁的恒星,圆缺变化的月球外,还有不断移动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以及轮廓模糊的星云;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恒星。如
a、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它的主要组成物质是氢。
b、行星是在椭圆形轨道上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的质量比太阳小,本身不
发射可见光,以表面放射太阳光而发亮。
c、流星体式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
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天空某一区域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
雨。
d、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果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还可以观测到更多更遥远的恒星和星云.除了这些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天体外,宇宙中还有一些弥漫于星际空间的物质,如气体、尘埃等。所有这些天体和星际物质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来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里。
地月系是太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里。
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万光年。
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天文学家称它们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部分。
活动
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填写下面的构图。
图1.3 天体系统的层次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目前,已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活动
1.我们通用运动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来描述九大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试根据图1.4和表1.1回答下列问题。
(2)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相差大吗?是不是近乎在同一平面上?
(3)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2、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九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
行星三类。图1.5是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比和体积比,请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2)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存在生命的行星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这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地表温度太高,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无法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相反,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远,地表温度太低,生命物质也无法形成。
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原始大气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不适合生命生存的需要。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地球大气转化为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原来地球上没有水。由于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不断产生水汽。这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形式逸出地表,逐渐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汇聚到表面低洼地带,形成了原始的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海洋中。
下一篇:安全检查记录 :表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