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试卷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宁德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期末试卷(A)系级专业班学号姓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__接地方式和 __ 接地方式。
2.电力系统的电压偏移一般不超过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频率偏移不超过
___Hz。
3.对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的三个内容是:、、。
4.潮流计算中把节点分为三类,它们是:节点,节点和节点。
5.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由完成,二次调频由完成。
6.电力系统的故障可分为简单故障和_________故障,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包括三相对称
短路故障、_________短路故障、_________和两相短路故障。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联合电力系统,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更好地合理利用能源;
B、在满足负荷要求的情况下,联合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可以减少;
C、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D、联合电力系统不利于装设效率较高的大容量机组。2.架空输电线路全换位的目的是()。
A、使三相线路的电阻参数相等;
B、使三相线路的电抗和电纳参数相等;
C、减小线路电抗;
D、减小线路电阻。
D、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时,采用 等值电路更方便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
3.在输电线路参数中属于耗能参数的是()。
A、电抗、电阻;
B、电纳、电阻;
C、电导、电抗;
D、电阻、电导。
4.影响电力系统频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电力系统的有功平衡关系;
B、电力系统的无功平衡关系;
C、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
D、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
5.环形网络中自然功率的分布规律是()
A.与支路电阻成反比
B.与支路电导成反比
C.与支路阻抗成反比
D.与支路电纳成反比
6.关于电力系统频率的调整,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变化,改变发电机的有功出力,维持电力系统在所要求频率下的有功功率平衡;
B、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是针对第一类负荷变化进行的,它通过发电机组装设的调速器来实现,但一次调整不能实现频率的无差调节;
C、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结束后,不管频率是否回到负荷变化前的数值,负荷的变化量均为调频机组所承担;
D、在无差调节方式下,二次调整结束后,负荷的变化全部为调频机组所承担。
7.关于电力系统短路故障,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短路故障是指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的不正常连接;
B、短路故障又称为纵向故障;
C、短路故障中除三相短路外,其他短路故障都属于不对称故障;
D、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发生的概率最高。
8.分析不对称短路的方法是()。
A、对称分量法;
B、叠加原理;
C、运算曲线法;
D、节点电压法。
9.短路电流中一定存在零序分量的短路类型是()。
A、单相接地短路;
B、相间短路;
C、不对称短路;
D、三相短路。
10.关于不对称短路,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称分量法仅适用于线性电力系统;
B、任何不对称短路情况下,短路电流中都存在负序分量;
C、相间短路情况下,短路电流中不存在零序分量;
D、同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一样,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中的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都将逐渐衰减到零。
三、简答题(共15分)
1.什么电力系统?
2.什么是无穷大电源?
3.推导单相短路的序边界条件,并给出复合序网图。
4.提高系统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措施的基本出发点有何不同,并各给出三个主要措
施。
四、解答题(共50分)
1.某地方电力网的等值电路如下图,有关参数均已标于图中,求网络的初步功率分布标
出其功率分点,并计算其经济功率分布。(10分)
题1图
2.两系统由联络线联结为互联系统。正常运行时,联络线上没有交换功率流通。两系统
的容量分别为1500MW和1000MW,各自的单位调节功率(分别以两系统容量为基准的标么值)示于图4-13。设A系统负荷增加100MW,试计算下列情况的频率变化增量和
联络线上流过的交换功率。
(1)A,B两系统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
(2)A,B两系统机组都不参加一次调频。
(3) B系统机组不参加一次调频。
(4) A系统机组不参加一次调频。(20分)
题2图
3、系统如图2所示。d点发生三相短路,变压器T
2
空载。求:(1)求用标幺值表示的等值网络;(2)短路处起始次暂态电流和短路容量;(3)计算短路冲击电流;(4)若电源容量
为无限大,试计算短路冲击电流。取100MVA
B
S=,用平均额定电压进行计算。(20分)
题3图
30MV A
X d’’=0.22
''
d
E&=1.08
10.5kV
31.5MV A
U d%=10.5
10.5/121 kV
200km
0.4Ω/km(每回)
d(3)
31.5MV A
U d%=10.5
110/10.5 kV< …… 此处隐藏:277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物理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作业9
下一篇:中海达GPS设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