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华师概论试题(A)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试题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卷(A)[开卷考试]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共20分)
1.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2.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公共组织的建立。( )
4.中国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农联盟。( )
( )
1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
1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
13.在我国,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人权。( )。
1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依法治国。( )
15.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
16.“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澳门问题开始的,首先在香港成功实践。( )
17.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18.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19.在过渡时期,我国对手工业的改造运用的是和平赎买的方法。( )
20.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1.(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发展生产力 B.发展经济 C.自主创新 D.改革开放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
A.物质基础 B.社会条件 C.精神支撑 D.政治保证
2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革命的对象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24.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指的是( )
A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百里挑一,百步穿杨 D百姓利益,百姓愿望
25.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多党并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试题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资本主义革命
2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科学发展观
29.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指的是( ) A农业化 B工业化 C现代化 D信息化
30.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改革 B发展 C开放 D稳定
3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2.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
A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B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D反腐倡廉
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实现( )
A民族化 B中国化 C具体化 D民族化和具体化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社会
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 )基础和前提。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D经济建设
36.在我国政府提出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五项原则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原则是( )。 A互不侵犯原则 B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D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原则
37. 我国的政体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试题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38.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9.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 )周年纪念。
A1 B5 C8 D10
40.“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也可以用于解决( )。
A 国家内部矛盾 B党际关系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矛盾 D国际争端
上一篇:外包装材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