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斤茧制种量偏低的原因与对策

时间:2025-05-04

公斤茧制种量偏低的原因与对策

王森林

东台市224235)(江苏省东台市蚕种场,

[摘

要]种茧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公斤茧制种量的高低不但决定蚕种的

产量,而且体现了整个蚕种生产的综合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公斤茧制种量低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桑园管理,合理施肥,抓好病虫害防治等对策。[关键词]公斤茧;制种量;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8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657(2014)03-0040-3

种茧10g蚁收茧量很高,但公东台市蚕种场是江苏省最大的一代杂交种生产场。近些年来,

斤茧制种量却十分不稳定。2008~2012年,10g蚁收茧量平均达到47.5kg,但公斤茧制种量平均只达到3.8张左右,直接影响了蚕种的生产量与供给,给东台蚕种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东台市蚕种场找原因、想对策,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从2012年起,基本解决了公斤茧制种量偏低这一问题,如表1。公斤茧制种量得到了提高,经济效益也有明显好转。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以供参考:

表1

年份季节10g蚁收茧量(kg)公斤茧制种量(张)

2008~2013年蚕种生产实绩中各季10g蚁收茧量、公斤茧制种量

2008年春50.553.9

秋413.2

2009年春51.54.0

秋433.5

2010年春52.54.3

秋44.53.6

2011年春524.2

秋443.5

2012年春50.54.0

秋423.3

2013年春52.54.4

秋454.0

1

1.1

造成公斤茧制种量偏低的原因

桑园管理不到位

偏施氮肥,叶质差。桑品种搭配不合理,种蚕造卵数少,造成公斤茧制种量低。桑园病虫害多,

1.2防病消毒不全面、不彻底

蚕病多造成种茧健蛹率低下,直接影响公斤茧制种量。1.3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饲养蚁量偏多,饲育环境差,管理粗放、蚕茧死笼率高。

收稿日期]2014-06-20;[修回日期]2014-08-08[

[作者简介]王森林(1967-),男,助理农艺师,长期从事蚕种生产。

2公斤茧制种量偏低的对策

提高桑叶叶质2.1加强桑园管理,

2.1.1做好桑品种的合理搭配。桑品种叶质是决定种茧造卵数的重要因素。目前蚕种场主要的桑品种有新一之濑、湖桑32号、桑711等几种。桑品种新一之濑、湖桑32号、桑711最佳搭配比例为1.5:6:2.5。新一之濑宜在饷食期使用,桑711宜在5龄盛食期使用。

2.1.2做好桑园治虫工作。做好桑园虫情测报,选用适合桑田治虫的农药品种,治虫工作做到治早、治小、治了,确保桑田无虫害。2.1.3

合理施肥。桑园施肥,N、P、K的比例,种茧育桑园一般为5∶3∶4,个别地区要进行土壤检测,确定施肥比例。每年每亩桑园追施饼肥175~200kg,防止偏施氮肥。

2.1.4做好春季摘芯工作。春季摘芯是提高桑叶质量、产量的重要环节,要求摘得及时、摘得彻底。摘芯的时间应与天气情况、用叶时期密切结合,分期、分批进行。一般在大蚕期用叶前8~10d进行。摘芯的标准为一芯、一叶,摘除率在98%以上。2.2严格防病消毒,提高健蛹率

防病消毒工作要做到蚕期前消毒、蚕期中消毒及回山消毒。药液浓度要随时消随时测定,确保消毒全面、彻底、有效、不留死角。蚕期中要特别注意贮桑室的消毒工作,尤其是春季贮桑室湿度大,易感染病菌。

根据季节、气候及蚕室条件,加强通风换气,增强蚕儿体质。秋季蚕具要及时暴晒,防止僵病、曲霉病的发生,提高种茧健蛹率。2.3掌握饲养密度

饲养环境与蚁量的投放量有很大的关系,投放过多,蚕座蚕头密,造成环境差、食桑不足,蚕儿易生病。投放过少,房屋设备利用率低。建议每间标准蚕室每批蚕投放量要适中。2.4严格饲育操作规程

2.4.1合理掌握给桑量。由于各蚕种场养蚕人员老龄化,各蚕种场大多采取省力化养蚕,主要采取减少给桑回数的方法,这就直接造成了每次给桑量的偏多、偏厚。在秋季高温多湿的环境下,蚕座闷湿,蚕儿长时间埋在残桑下造成蚕儿体质下降,蚕座残桑过多,蚕座消毒不彻底从而导致僵病、曲霉病的发生,影响种茧健蛹率。建议高温时段给桑量要偏少,晚上一餐宜多给一点以保证蚕儿营养需要。

2.4.2合理调节蔟中及种茧保护环境。种蚕在饲育过程中要做到“四匀”:感温均匀,蚕头稀密均匀,给桑均匀,桑叶老嫩均匀。严格提青分批淘汰弱小迟眠蚕,提高蚕群体的匀整度,减少蚕病发生。要注意蔟中及种茧保护环境。上蔟蚕头不宜过密、过青,特别是日系品种,防止结茧率低。蔟室要明火升温、通风排湿。蔟中温度不宜偏高,掌握在24℃左右为宜,避免出现28℃以上高温以防诱发病蛹。

茧儿形成后要及时翻蔟排湿。早采茧儿要粒粒平铺减少缩尾蛹、连尾蛹的发生。种茧保护温湿度要合理,防止发生旋蛹造成损失。种茧保护温度为24℃~24.5℃,相对湿度为75%。2.4.3掌握削茧适期,降低鉴蛹错误率。削茧时间应掌握在蛹体复眼着黑色时进行。适温下在上蔟后11~12d进行,削茧过早,造成伤蛹、败血蛹增多,过迟后期工作跟不上,会降低公斤茧制种量。鉴蛹要努力降低错误率,错误率控制在1%以内。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复核鉴蛹,减少损

2014年第51卷第3期《广西 …… 此处隐藏:107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公斤茧制种量偏低的原因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