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森林培育学知识点,重点内容
名词解释(8个小题,每个3分,共24分)
1立地条件:是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一定程度与立地质量通用。
2立地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立地分类 是指对林业用地的立地条件、宜林性质及其生产力的划分。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林营林措施,以期达到造林营林的生态、经济目的。
3分殖造林:又称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4插条造林:插条造林是截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或树干作插穗,直接插值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5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植树造林、栽植造林。
6人工林: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指人工起源的林分,包括造林地及其在其上生长的林木。 7混交林: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8混交比例: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
9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
10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数量。
11林种:指满足不同造林经营目的的森林种类。
12改树适地:通过对树木的改造,即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提高林木的适应性,使树种最大程度地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13相对生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重量或体积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
14极性: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是林木分化的基础。 15再生: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这是以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全信息性为基础。 16种植点配置: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空间排列方式
17造林整地: 造林地的整地,又称造林整地,就是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18用材林: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包括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19防护林:防护林是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20经济林:经济林是以生产除了木材以外的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21主要树种:主要树种是人们培育的目的树种,防护效能好,经济价值高,或风景价值高。在混交林中一般数量最多,是优势树种。
22立地指数:基准年龄时林分上层木的平均高。
单项选择(30个,每题1分,共30分)自己看书解决
简答(5题,前四题每个5分,第五题6分,共26分)
1 适树适地的方法步骤
1了解造林地特性
2了解造林树种特性
3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
4进行树种选择的程序
5确定适地适树方案
2 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树适地的标准
森林培育学知识点,重点内容
1定性标准: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稳定性,抗逆性(即对间歇性的灾害因子有一定的抗性)
2定量指标: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在一定使用期限内立地的价值)
3 春季是最好的造林季节,早春尤为佳,为什么?
1春季尤其是早春的环境很适合种子萌发、林木生长
2前期生长类型(春季生长类型)林木生长期及侧枝延长生长期很短,多数为1~3个月,而且每年只有1个生长期,一般到5~6月份高生长即结束。
3全期生长型林木在春季尤其是早春达到速生高峰期。
4 什么是合理密度,如何调节?(完全不懂这个如何调节是个啥意思)
合理密度指在一定的立地条件下,个体得到充分发育,群体取得最高效益的林分密度。
一定树种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造林密度,这个密度应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之内,而其具体取值又应当以能取得最大效益来测算。
5 林地施肥条件(*-* )
6 立地条件划分的途径方法(*-*)
划分的方法: 1 按主导环境因子的分级组合;2 按生活因子的分级组合;3主导环境因子与生活因子的结合;4 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条件类型。
7 植苗造林的要点
1整地质量
2苗木的种类、年龄、规格和质量
3苗木保护和处理
4栽植方法和技术
5植苗造林季节和时间
8以穴植法为例分析植苗造林的要点(没课件,没法总结分析,求课件啊!)
穴植是指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苗,适用于各种苗木,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栽植方法。其中:
1要在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需说明植苗造林需要整地质量
2苗木的种类、年龄、规格和质量对造林成功率影响较大
3挖穴是为了苗木保护和处理
…………
9造林植苗的评定的技术要点
10混交林优势
1可较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
2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
3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 …… 此处隐藏:138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最新《劳动合同法》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