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教师职称职务考试参考)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教师职称职务考试参考)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转载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
用。 (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 )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
材 (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 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 )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
有 ( )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 )
A.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B.课外兴趣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