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2)

发布时间:2021-06-05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

国与荷兰进行了三次战争,并支持法国与荷兰作战,从而结束了荷兰的海上霸权。从此,英国不断加强其制海权,加紧向海外殖民扩张。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到十八世纪末,英国已经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霸主。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使路易十四的法国获得了通向德意志的战略通道——阿尔萨斯的大部分地区,而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以进一步加强了法国的战略地位。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的名言,正是当时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力量强大的标志。其后,法国通过与西班牙的战争获得了新的领土,这进一步鼓励了法国的扩张野心。尽管在以后的战争中,法国的扩张受到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制约,但法国仍然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
经过30年战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在经济上遭到重创,在政治上又被分裂。在德意志的诸邦中,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最为强大,通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打击了法国的野心,并得到了大片土地,普鲁士也得以进入欧洲列强的行列,而西班牙的地位则在下降。
当1682年彼得大帝成为俄罗斯的沙皇时,俄罗斯已经是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彼得大帝在国内进行了西化改革,增强了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并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和波罗的海的霸权而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战争当中他把首都从内陆的中心莫斯科迁到滨海地区的彼得堡,建在他征服的第一块波罗的海的海岸上,表明了他对外扩张的决心,战争的结果使俄国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此,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成为一个濒海强国。随着瑞典的衰落,俄罗斯步入欧洲强国的行列,到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伙同奥地利和普鲁士三次瓜分波兰,并打通了进入黑海的出海口,势力进一步加强。于是,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到十八世纪末,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国,波兰已不存在,活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是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在世界上,这些欧洲国家凭借船坚炮利迅速向外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但是欧洲内部并不平静,
1789年,曾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最终打破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多极均势结构,一时间形成了法国一强主宰欧洲大陆的形势。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不仅威胁了欧洲诸国的生存,也对英国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