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量作业1(8)
时间:2025-02-23
时间:2025-02-23
误差分别为△1、△2、 、△n。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这就叫中误差,以m表示。 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根据误差理论与实践,对观测误差规定出限值,这种限值叫做极限误差或容许误差,简称限差。在测量工作中常采用2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极限误差。 当以中误差的绝对值与其观测量之比来表示精度指标时,该比值叫相对中误差。并以分子为1的分数来表示。 2.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对某一变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若测量误差的大小、符号从表面上看不出任何明显的规律性,这种误差就叫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多源于人的感觉器官和周围环境不可预测的条件等。偶然误差既不能确定其数值,也不能通过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但随着量测精度不断提高,偶然误差在数值上可受到必要的限制。 3.
评定角度测量的精度不能用相对误差,因为角度测量的所产生的误差与角度的大小无关,只与两个目标点有关。 4.
1)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选点原则:(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规范要求;(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位选定后,应根据要求埋设导线点标志并进行统一编号并绘制点之记。
上一篇: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总结
下一篇:2013年安徽(合肥)年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