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EB病毒感染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12月第10卷第24期
·1957·
儿童EB病毒感染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
侯安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关键词】儿童
EB病毒感染
中西医结合
综述
北京100050)
治疗
诊断
EB病毒(Epstain-Barrvirus,EBV)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双链DNA疱疹病毒,常引起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少数可发生慢性活动性感染(CAEBV)及EBV相关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1EBV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EB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许多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发生在1岁以前。到成人期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感染
[1]
过EB病毒。唾液腺是EBV的藏身之地,故EBV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粪便、血液及性传染,而飞沫传播并不重要。即使是恢复期或潜伏感染者,仍具有较高的传染性。研究发现,半数EBV携带者的漱口液中含
[2]
有该病毒,伴有扁桃体肥大者更易传播病毒。
EBV的临床感染有两种方式,即裂解感染和潜伏感
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增殖,染。EBV经口咽部感染人体,
而后进入血液循环。因B淋巴细胞表面有EB病毒的特异性受体CD21,故该病毒多数情况下仅感染B淋巴
NK细胞、但也可使T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细胞,
[3]+
多种细胞感染。病毒感染后刺激CD8T细胞大量增殖活化并表达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对病毒感染靶细胞发挥杀伤作用,原发感染自愈。不过,病毒基因组在少部分B淋巴细胞内始终潜伏,使受感染者成
[1]
为终生带毒者。机体免疫功能不全时,潜伏感染可再激活而发生CAEBV等多种疾病。EBV特异性细胞毒
IFN-γ合成不足及NK细胞功能受杀伤细胞活性缺乏,
损等均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2儿童EBV感染的临床表现
2.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IM是原发性EBV感染所致。我国IM发病高峰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主要表现有:①发热,约1~2周或更久;②咽峡炎、扁桃体炎:可有灰白色渗出物,酷似化脓性扁桃体炎;上腭可现瘀点;③淋巴结肿大:颈部最
可持续数天、数周甚至数月;④肝脾肿大,谷丙转常见,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升高;⑤非特异性充血性皮疹;⑥其他:国外报道50%病例早期可见眼睑水肿,国内相对
[4]
。EBV也可引少见;但也有报道发生率可达48.71%
起肺、肾、心等多器官损害。发热、咽-扁桃体炎和淋巴结肿大是IM最常见的三联症。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差异。IM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一般数周后症状减轻直至消失,但部分B淋巴细胞内始终有病毒潜
15伏。韩国对9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检测表明,
例(16%)EBV阳性,其中病毒载量较高者使5例受者
[5]
感染。2.2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activeEpstein-Barrvirusinfection,CAEBV)原发性EB病毒感染后可出现慢性或复发性IM样症状以及抗EBV抗体的异
并持续6个月以上,称为CAEBV。由于EBV-常改变,
DNA或相关抗体可以出现在健康人或其他EBV相关疾病,所以在诊断时应仔细进行鉴别。日本学者指出,CAEBV是一种全身性EBV相关的淋巴组织增生症,特点为发热,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但免疫功能正常。该病易与自身免疫性淋巴组织增生症相混淆,后者是一种存
[6]
在细胞凋亡缺陷的遗传性疾病。北京儿童医院报道了年龄2个月至14岁的儿童CAEBV患者53例,大多
26.2%的患者在发病7个月至3数有发热和肝脾肿大,
[7]
年内死亡;血小板和白蛋白减低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与儿童比较,成人患有CAEBV时病情进展更快,预后更[8]差。
CAEBV主要分为T细根据病变细胞膜免疫分型,
少数病例属B细胞亚型。NK胞及NK细胞二类亚型,
细胞型较T细胞型症状轻微且病情进展缓慢。T细胞
易发生型的主要表现为高热及高滴度EBV相关抗体,
肝肿大和淋巴结病。NK细胞型感染可见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高IgE和蚊咬后的特异反应:严重的皮肤反应,
[9]
发热和肝功能受损。CAEBV的危险因素有:发病时年龄相对较大(小于8岁的患者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8岁以上者);血小板减少;感染T细胞。日本报道的CAEBV较多,而且几乎总是在组织的T细胞或NK细胞
NK细胞数正常或增加;反之,中发现EBV,美国则主要
显现B细胞和NK细胞数在组织的B细胞中找到EBV,[10]
逐渐减少以及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2.3EBV相关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Epstein-Barrvirus-related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syndrome,EBV-HLH)IM时EBV主要感染B淋巴细胞;EBV-HLH时则主要感染T细胞和/或NK细胞,使清除EBV感染之靶细胞的能力下降。本病特点为发热、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血细胞减低、高三酰甘油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过度炎性反应性疾病。HLH分为遗传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后者常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等多种疾病;EBV是常见的诱发病原。金颖康等[11]对78例儿童EBV-HLH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发病年龄高峰在1~2岁,总死亡率达56.7%。早期诊断、治疗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法国报道了4例儿童EBV-HLH,其中2例死亡,认为HLH是IM最为严重的并发[12]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