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康桥_徐志摩_再别康桥_品赏(2)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再别康桥_品赏
辉,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仰天放歌了!但依然是梦,星辉再美也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终是难免的,诗人无心体验这些,他陷进了人生理想的美妙梦境,回到过去。康河水是如此的清如明镜,包容着水上的一切,只有心清如水,才能写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才能将康河的秀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人对康桥的情确如水一样清澈,水一样多情。是那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久蜇在心中的激情。
明朝的美学大师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
[4]
情。”他的“情”、“景”理论后来成为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理论发展的基础。意境优美、情景相生正是本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意境是指内情与外景水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情中景、景中情”,情和景的完美结合。缺乏诗情画意的诗歌,是打动不了人的。这首抒情诗从“轻轻的”招手到“悄悄的”挥袖,自始至终贯穿着诗人惜别之爱和依恋之情,所以,写得色彩鲜明,摇曳多姿,妩媚动人。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在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中,像美丽的新娘。
在诗人的心头荡漾。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一切都是诗人的多情形象与康桥的艳丽形象的完美融合,使读者也身临其境,神游于康桥美之中去了。由于意境优美动人,打动读者去想象,收到了“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的效果。在徐志摩真挚的感情下,可以看出他是对所描绘的对象怀有深厚感情的;而情绪和客观事物的和谐,将他笔下的康桥赋予了生命和灵性,并有了诗人飘逸柔和的风度,表现出了诗人的情怀。深入诗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诗人的那种依依惜别之爱和眷念之情中所透露的淡淡离别愁绪没有直接在诗中表露,而是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暗示、景物的烘托将欲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言虽尽而意无穷。诗人来时还是踮着脚尖轻轻地,带着几份期盼和幻想;到“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节,诗人则沉浸在自己的悲痛里了,觉得夏虫也在为他沉默,如诗如梦如画的康桥,曾经是他纯真恋情的见证,而此时的黯然神伤,也让康桥的所有生与中国传统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抒情模式,特
别是与将情感消解在自然意想之中,追求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唐诗宋词传统相暗合。
徐志摩作为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崇尚闻一多提倡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此在具体创作中,体现了“三美”主张的新格律诗理论,尤其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澈底的‘音
[5]
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再别康桥》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理论。全诗节奏轻快、柔和中带有深情的起伏,旋律轻灵明快。第一小节中一连
,悠悠绵长,奠定了全诗轻柔、细用了三个“轻轻的”
腻的抒情基调。音节抑扬顿挫,声调回环复沓,旋律轻灵明快,充分体现了对传统诗歌格律音韵特点的扬弃。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基本保持在三拍或两拍,采用了二、四行隔行押韵、各小节换韵的方法,与诗歌中要表达的起伏情绪相协调,灵动而有生气。各小节韵脚按顺序排列下来:ai、ang、ao、ong、uo、
二、六、七小节是迅捷、明亮的,三、eng、ai,会发现一、
四、五这中间三小节是缓慢的。这样,全诗在旋律上由轻快→低沉→轻快,回环变化,深情婉转,起伏回荡。从而又给这首诗制造了一种余音回荡、婉转悠扬的旋律,同时也使读者与诗人起伏变化的神思产生了奇妙的共鸣。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无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最好的描述。再如叠字的运用(如“轻轻”、“悄悄”),将诗人告别时的情态和行为的力度展示出来,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对康桥徘徊难舍、流连缠绵的依恋之情。双声词“艳影”、“清泉”等,叠韵“荡漾”、“招摇”、“斑斓”等,使词句更富有节奏感,增加了抒情效果。诗中大量运用了“的”、“在”等词构成音节,让诗更符合口语习惯,读来琅琅上口,舒缓飘然。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结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
[6]
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当我们在解读《再别康桥》时,仍然能感受到徐志摩对于美对于自由的挚爱与追求,而贯穿其中的,却是诗人对于那份纯美之爱、自由之爱的不懈追求。这份爱如今读来依然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诗人说“悄悄的我走了,/;/,(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