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在2023年全县基层治理座谈会上的讲话范
发布时间:2023-02-21
发布时间:2023-02-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科学绘制未来五年广东发展蓝图,提出了“社会治理得到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以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引领基层治理”等目标要求,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大局大势,做好基层治理“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县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建嵌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着力推动党建、服务、治理贯通融合,畅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释放基层治理“红色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下好“一盘棋”,建强牵引有力、运转有序的治理堡垒。党的领导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要大力推进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建设,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破解基层治理“谁来抓”“抓不实”等问题。一要条块结合提升执行力。树牢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从县级层面“一盘棋”统筹谋划,压实县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责任链条。打破区块和条线界限,把区域内各类分散治理主体集聚起来,推动行业系统部门和其他领域党组织主动融入驻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协同、各司其职的运转体系,使组织联系更紧密、社会动员更有力、工作推进更顺畅。二要规范建设提升引领力。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巩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成果,深化支部建设“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通过“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全面落实“一台账四清单”各项任务,构建“空间+时间”网格化管理格局,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完善“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延伸组织链条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以党组织引领做实做细治理最小单元,确保基层治理全覆盖、无死角。三要联建共创提升协同力。全面建立县、镇、社区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统筹整合驻社区单位、“双报到”单位、“两新”组织等党组织各类力量,“契约化”建立定期会商、交流沟通等机制,细化责任清单。构建社区、“双报到”单位、行业领域党组织党建互联互动机制,将党建、文化、教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等资源投入到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各领域党组织在创优基层治理、推动社会发展的优势作用。
二、筑牢“主阵地”,构建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治理体系。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构建起以实体化、功能化、便民化为导向的层级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服务提质、治理增效。一要打造共建服务“暖港湾”。突出区域统筹和资源融合,逐步建立起以县镇村(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为支撑,自然村、园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站)为补充的“1+12+N”党群服务矩阵。结合不同群体需要,创新设置党群连心室、党建公园(长廊)、红色公益影院等阵地,制定涵盖党务、政务、便民、特色四大类服务的党群服务清单,推行基层点单、组织派单、单位接单、群众评单“四单制”,前移精细化多元化基层治理服务窗口,实现群众少跑路、服务多上门。二要画好共享服务“邻里圈”。以开放式、共享型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整合步行15分钟路程半径内的公共机构、服务空间、服务队伍、活动阵地等,完善全方位、立体式、多功能的“15分钟党群服务圈”建设,深化“三联系”“双报到”机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下沉资源、力量,与“两新”组织等党组织联动起来,优化服务供给。推广“1+4+N”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由物业管理人员、业主党员、离退休老党员等组建“红色管家”服务队,推行“红色管家”担任楼长工作机制,做实小区治理服务,加快推进500户以上住宅小区党组织和党建工作“两个覆盖”,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三要织密共治服务“综合网”。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工作,把党建、政法综治、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多类网格统一整合成“综合网格”,同步统筹党建指导员、综合网格员、社会工作者等“十个一”工作力量以及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双报到”党员投入网格治理。优化网格运行机制,推行“群众点单、网格下单、党员接单”等治理模式,精准对接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社会关爱服务、应急响应处置等事项,健全“收集-研判-分派-处置-反馈-督查”等事件闭环处置机制,实现发现问题在网格、化解问题在网格,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和堵点。
三、锻造“主力军”,凝聚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治理合力。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引领党员干部、群众等主体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最大限度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活力。一是骨干队伍在一线配强。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持续选派干部到基层历练、到珠三角地区跟班学习,扩容基层治理队伍“蓄水池”。深化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注重选拔适应城镇治理需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和处理复杂矛盾的人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搭建线上培训、线下练兵等学习平台,全面实行“村村PK、擂台比武”机制,推进村级书记进示范村(社区)、进机关跟岗锻炼,推动“头雁”在学习交流中补短板、拓视野,提升治理能力水平。二是党员先锋在一线带动。深化党员志愿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发挥县镇村三级党员志愿服务体系作用,拓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服务岗覆盖面,打造服务“一老一少”“三社联动”“五彩服务”等党群志愿服务品牌,并以积分制、星级评定等制度为牵引,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搭建“党员联户、党群连心”活动平台,以“1对1”帮扶、“1+N”组团等形式,让广大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亮身份、担责任、作表率,“点对点”办好为民实事。三是群众力量在一线集聚。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规范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三个在先”“四项机制”等制度机制,用好村规民约“金钥匙”,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和村民自治实践,倾听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意见建议,让“怎么干”群众说了算,“干得好不好”群众来评价。把党员积分向党群积分拓展延伸,引导群众自发参与文明创建、环境整治、乡风建设、疫情防控等基层治理事务,持续推行村企共建、社企共建等模式,鼓励外出乡贤、创业能人等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实现基层治理人人尽责、人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