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成功600字怎么写(89篇)(2)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我迅速穿上溜冰鞋,做好防护措施,就开始练习了。我小心翼翼地站起来,生怕滑倒。我一边扶着妈妈,一边开心地哼着小曲。妈妈严肃地对我说:“做事不要三心二意。”我想了想也对,于是开如认真学习起来。
在妈妈的搀扶下,我来到鹅卵石路上练习起来。我的脑袋里浮现出那些高手的画面。便时刻提醒自己应该把手别在背后,之后挪出左脚,再挪右脚。这样练习十圈就差不多可以了吧。当我挪出第一步时“咔通”一声,我摔了个四脚朝天。我的屁股好似被针狠狠扎了一下,疼得站不起来。我便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这时耳畔响起了妈妈的话:“不要灰心,坚持就是胜利!”听到妈妈的话,我擦干眼泪,站起来准备迎接挑战。
我听了便等站稳后慢慢地挪出第一步,可不知为什么我的重心好似偏左了,一下子做到地上。眼前好像冒出几颗小星星在团团转。我慢慢地爬起,头脑里便想起妈妈的话,可我还是一直摔倒,但我一点儿也不气馁。便把半个身子的力气用在右脚下,我挪出右脚竟成功了!我暗暗自喜,掌握了要领后,我敢迈开大步向前进了。
我放开椅子,在椅子前面练习起来。这样反复地走来走去,我终于学会了溜冰!
我还想对大家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每个人,在成功的刹那间都会有一种喜悦漫遍全身,我也有尝过这种喜悦。
我的数学成绩在班中一直都是中等水平,每次考试只能考120几分(满分140分)。妈妈非常不满意,一直都在帮我补数学。晚上做完老师的作业后,妈妈便开始帮我复习数学,并布置一些题目,不做完,不讲完,是不会允许睡觉的,我的脑袋都炸了。周末,其他小朋友在外边玩,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苦海无涯。偶尔,妈妈才会带我出去,好像是为了给我放松一下,可是我依然觉得很不自由。虽然我内心知道她是为我好的。每当我依旧考120几分的时候,她的心情也不会好。为了让我们都开心,我给自己制定了魔鬼训练计划。
每天早晨6点30分起床后做一道超难的数学题,晚上延迟原来9点的作息时间,10点上床睡觉。做两页分类分项题目,做20道计算题。就这样坚持着,我都瘦了五斤了。但是我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在数学课上,我大胆发言,下课后,我抓紧做作业,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
五年级期末考试一结束,妈妈就带我去内蒙,安慰我这段时间的努力。错过了返校,但是妈妈依然关心我的期末成绩,旅行途中打电话跟别人打听我的各科成绩。挂掉电话妈妈盯着我问:“小齐,你数学138分,会不会改错了?”哎呀,我的妈妈呀!你怎能如此的不信任我呢?我可是付出努力的哟。
不过后来证明成绩无误,我开心的不得了。我成功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付出真的是有回报的!老天有眼,天道酬勤。顿时,一种快乐流遍全身,这是成功的喜悦!
人生就是一条路,不是一条如意的路,而是一条充满考验的路。一路上可能有人帮助你,助你一臂之力,并期望你一路好走。可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你的远方不可能总有幸运与你相伴,而是时不时的磨练与突如其来的考验。
手里颤抖着一张沉重的数学考卷。上面的分数主帅率领着一群邪恶与恐怖血腥的红叉叉大军向我进攻,它们像一柄能斩断希望的屠刀一样斩断了我前进的道路,同时也像一双无形的大手一样扼住了我的喉咙,我想反抗,却不能。此时分数低得惨不忍睹,我不敢直视。我真想把这张考卷撕个粉碎,可我不能,因为它是个阻碍,我必须解决它。
现在,我站在人生之路上,背后明媚的阳光已经销声匿迹,头上的乌云很沉重,我感觉天要塌了,然后乌云就会砸下来,让我喘不过气。我前面是一个无底的悬崖,望下去,一片阴暗,深不见底。我必须跨过去,才能通往成功彼岸,否则只会原地踏步或者摔入无底的深渊。我想自暴自弃,可又想:绝对不行!因为如果自暴自弃,人生之路就会崩塌,就永远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重拾信心,前面的一段路不会再有悬崖;重拾信心,明媚的花园就在前面;重拾信心,人生之路才会延续下去。甩掉分数恶魔,继续努力,争取下次战胜它。把不懂的弄懂,把错误的原因找出来加以改正,下次就能取得好成绩。想到这里,头上的乌云散去,明媚的花园重现眼前,回头望去,没有悬崖,只有阳光。
背上希望的包袱,就是为了更好地走下去!因为,路的一端是成功。
贝多芬曾经说过:“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是啊,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铸就的。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成绩不是很理想,在班上一直都是差生,老师上课时讲的内容都听不懂,也不想懂。
不做作业、整天回家玩手机,在那时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那段时间过得很颓废。
直到一次误闯进了图书馆,看到那些和我一样大的孩子,他们正坐在那认真的读书,我心里有了很大的抵触。我也可以考高分。这个种子慢慢地在我心里发了芽。
可是不久后,我依然不务 …… 此处隐藏:14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初中散文:您留在我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