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共19篇)(初三下册语文教材)(9)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周处》复习指南
一、字句解释
1、为乡里所患。
关键字:为……所……:表示被动。患:认为是祸害。
句译:周处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2、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关键字:谓:称。为:是。尤:特别,尤其。剧:厉害。
句译:义兴人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其中周处特别厉害。
3、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关键字:或:有人。说:劝说。实:实际。冀:希望。余:剩下。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老虎和蛟龙,实际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
4、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关键字:行:走,这里指漂游。俱:一起。
句译:周处与蛟龙纠缠在一起,漂游了几十里。
5、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关键字:谓:认为。更:交替,轮换(课后注释中“更相庆”为“互相庆祝”。)
句译:乡里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番互相庆祝。
6、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关键字:闻:听说。为……所……:表示被动。患:认为是祸害。
句译: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祝,才知道自己被人们认为是祸害,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7、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关键字:具:全部,详尽。云:说。修:提高修养。改:改正错误。
句译:周处把自己的情况详尽地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提高修养,改正错误,却怕自己年纪已经太大,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8、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关键字:且:况且。患:担忧。之:取独。令:美好的。名:名声。彰:显露,显扬。
句译:况且人就担忧立不下志向,又为什么要担忧美好的名声不能显扬呢?
9、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关键字:为:成为。
句译:周处于是改过自勉,终于成为一位忠臣。
二、内容理解
1、选自南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
2、段落大意:
第一层:周处年少时的“凶强侠气”,为“三横”之首。
第二层:周处听人劝说,杀虎斩蛟。
第三层:周处产生悔改之意,寻访二陆,受教于陆云。
第四层:周处改过自新,成为忠臣。
【教学设想】
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勤奋善学的精神,并掌握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怠、叩问、绮秀、裘葛、谒余、撰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
⑴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⑵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⑶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⑷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滑。
⑸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⑹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