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字明远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时间:2025-07-06
时间:2025-07-06
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ブ恋蓝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寻出镇 寻:不久
B.而佖朔望必诣昉 朔:阴历每月初一
C.是市私恩也市:买卖,交易
D.台吏掖之以出 掖:鞭打
14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3分)
①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②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③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④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⑤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⑥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C.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D.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5分)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5分)
参考答案
13.选D。(掖:搀扶)
14. B(②表现李昉为性情中人,也有个人的好恶;⑤表现他不贪功,把任用贤能的功劳让给皇上,其它四句均符合题干要求。)
15. C(并非所有的都不予提拔,要看是否“其材可取”。可取的,严词相加,但不久即得以拔擢;材不可取的,就和颜悦色对待来人,免致其心生怨愤。)
16. (1)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卢多逊)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
(5分,“短”“闻”字各1分,“为……所”被动结构1分,句意通顺2分。)
(2)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这些。
(5分,“素”“善”字各1分,“不之信”倒装结构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后汉乾祜年间考取进士,担任秘书郎一职。宰相冯道推荐他,与吕端共同在弘文馆当值,后改任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朝初年,李昉加官为中书舍人。开宝三年,主持贡生考试。开宝五年,再次主持贡生考试。李昉主持贡生考试时,他的同乡武济川参加考试,后来上奏应对失常,李昉受连累被降职为太常少卿,随即改饪国子监。第二年五月,再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皇上向李昉询问,回答说:“我的职务是掌管文书诏令,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我所知道的。”赵普不久出朝担任节度使,而卢多逊只担任参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封李昉为户部侍郎,太平兴国年间,改为文明殿学士。当时赵普、宋琪居于相位已久,寻求能够接替他们的人,老臣中没有人能超过李昉的, …… 此处隐藏:49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我的妈妈是老虎 郑海丹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我家的猫和老鼠 毕飞宇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