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重点内容附答案(2)

时间:2025-07-10

8、本诗的末尾写到“燕然”,暗用一个典故,这一典故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以还。诗句一是赞扬守边将士为国奋勇杀敌立功,二是暗示自己建功立业之心。

9、生动描绘出了塞外的荒凉萧瑟,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蓬” “雁”自比,说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 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10、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答: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了一幅 塞外风光图)

11、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

答: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 对仗工整、写塞外景 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直”表现孤烟之高,又表现了他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表现落日之低,给人以 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两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阔。

12、赏析“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答: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 ,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 护在燕然” :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余地。

13、 从“诗中有画”的角度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 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诗的画面感。首先,他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 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 大,层次丰富。其次,他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 就用简约的线条勾画出景物的基本形态。

四、渡荆门送别

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思乡的感情。

2、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

答:“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3、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答:例1: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例2: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5、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2分)

答: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6、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感情。

7、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答: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8、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3分)

答:示例:本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明镜,描绘了一幅水中映月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意对即可)

9、 赏析颈联“月下飞天镜”句中“飞”字的妙处。

答:“飞”字,动感十足,神韵完备,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唤起诗人童话般的美妙联想。生动形象。

10、诗句中“怜”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怜:喜爱 。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喜爱、思念之情。

11、自选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2分)

(1)尾联中一个“送”字表达巧妙,本来是“我”依恋故乡水,却变化角度说是故乡水“送”我,含蓄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2)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尾联抒情方式巧妙,借故乡水对“我”的依依不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2、 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 “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 ”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 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 …… 此处隐藏:115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重点内容附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