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精选20篇)(2)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学生小组交流解答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已不成问题。但在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算哪一步(即找中间问题) 会有一些困难。
“主题图”它是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情境图由上、下两幅图构成,上图隐含的问题是下图的.条件,上图是用图意呈示信息,需要自己观察读懂,下图中呈示的人数是不完全的,需要联系上图来获得信息。
这种上、下图之间的关系需从两幅图中间的一个图标(箭头)来发现,解题思路分析采用的是分析法。而在这之前,解决问题例题中的情境图都只有一幅,图中的信息也是通过对话框+图画来表达与呈现,解题思路分析是从条件到问题联系起来想的。
当两幅图一起呈现后,学生看到了很多数学的、非数学的信息,由于脑海中还没有问题意识,所以找信息没有了方向性,提问题也就漫无边际,只要是他们能想到的,就一股脑儿全提出来了。显然,学生对连续的两幅图的意思不够清楚,出现了负迁移,致使提问题的方向发生了偏差。只有几个灵巧的学生意会到了人数的不确定,大部分学生还是处在一片茫然之中。
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我以通俗的话来帮助学生理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老师我哪个地方还不知道,我还不会算,然后再提示他们这个问题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吗,其实就是让学生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让学生思考之后真正发现这个问题,加强理解。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P84,例题5.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两步以上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可以产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两步以上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可以产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班同学准备去参观科技馆,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
2、理解题意
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有2名老师和30名学生。
问租这辆车能不能坐下。
3、解决问题
怎样解答呢?
看看车上有多少个座位。
你准备怎样计算座位的个数呢?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4、检查
解答正确吗?
2、小结: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四、总结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已不成问题。但在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算哪一步(即找中间问题) 会有一些困难。
“主题图”它是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情境图由上、下两幅图构成,上图隐含的问题是下图的条件,上图是用图意呈示信息,需要自己观察读懂,下图中呈示的人数是不完全的,需要联系上图来获得信息。
这种上、下图之间的关系需从两幅图中间的`一个图标(箭头)来发现,解题思路分析采用的是分析法。而在这之前,解决问题例题中的情境图都只有一幅,图中的信息也是通过对话框+图画来表达与呈现,解题思路分析是从条件到问题联系起来想的。
当两幅图一起呈现后,学生看到了很多数学的、非数学的信息,由于脑海中还没有问题意识,所以找信息没有了方向性,提问题也就漫无边际,只要是他们能想到的,就一股脑儿全提出来了。显然,学生对连续的两幅图的意思不够清楚,出现了负迁移,致使提问题的方向发生了偏差。只有几个灵巧的学生意会到了人数的不确定,大部分学生还是处在一片茫然之中。
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我以通俗的话来帮助学生理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老师我哪个地方还不知道,我还不会算,然后再提示他们这个问题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吗,其实就是让学生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让学生思考之后真正发现这个问题,加强理解。
《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9页的内容。教材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操表演的情景图。图下面小精灵提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接着,显示出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是围绕《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 …… 此处隐藏:176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