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训练(推荐18篇)(高三作文训练题目)(11)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蔡铭超的拒绝,远不只是捍卫了国宝仍在屈辱的国度中坚持操守的尊严,也远不只是为国人出了口恶气,给以佳士得为首的“二次抢掠”者们一次严肃的警告,他的拒绝,促成了民族在对文物保护上的新觉醒。
如今,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我们的力量正在蓄积。百年国耻,不是单凭战争就能雪洗的,祖国的文化保护,并非用金钱就能捍卫的。它需要新的认识、新的手段,在面对变相损害我国利益的人们面前,得掷地有力的说“不”。
圆明园的烈火仍记忆犹新,佳士得的拍卖仍惊魂甫定。一次明抢,一次暗夺。
烈士的鲜血还在我们心中燃烧,战火已消弥,战斗仍在继续。当“二次抢掠”在今后重现之时,我们要异口同声说“不”。
例文2:
理性爱国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深受诗书礼仪熏陶的大国。这大国不仅仅是地域广阔的“大”,更是宽厚大度,海纳百川的“大”。生为这悠悠古国的一份子,也理应在为人处事方面体现我国人民的大度与理性。
蔡铭超的做法却没有让我们看到理性的光辉。
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我国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却拒绝付款,以此捍卫我国的利益。他的行为确实让所有中国人感到他浓浓的爱国深情,也甚至有人拍手称好,称其为民族英雄,但我却对他的做法不敢苟同。
首先,他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世界对于中国商人的看法,更有损我国的大国形象。众所周知,在商人的世界里,诚信为基础。很久以前,中国商人给世界留下的印象便是诚信缺失,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尊重,爱贪小便宜。近几年,这样的情况已经随着市场经济的脚步有了改善。而蔡铭超这样的做法无疑又损害了我们尚在努力提升的诚信为商形象。,中国追回流失在外的国宝的行为并不少见,有的通过海外华商高价拍下,并无偿献于祖国,有的则是通过政府的外交手段协商追回。这些追回国宝的方法都让无数中华儿女骄傲自豪。而蔡铭超的做法除了向当年掠我国宝的行为表示愤慨与不满,又真切地追回了什么呢?
其二,蔡铭超的行为有违我国传统美德教育。此事自发生后已由简单的事件转变为了一种现象。引发国人讨论是应理性还是应热情爱国。这已经涉及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了。我能清楚地想起那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_的韩国民众中有人毅然断指以示_此举一出,震惊了无数人。我们可以很明晰地看到大韩民国激进的精神,但却要十分质疑此举是否理性、明智。
我国是至今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尊敬的泱泱大国,身为她的子民,我们是应该满怀热情去爱她,守护她,然而在理性与热情发生矛盾时应如何抉择?
我相信只有理性的爱国方式才能赢得世人的尊重。蔡铭超的作法让新时代的青年人反思,也许只有怀仁爱国,怀理爱国,我们才有资格称为中华的子女。
理性爱国!让爱国闪烁理性的光辉!
例文1和例文2分别从不同角度谈对蔡铭超的看法,例文1认为蔡铭超的行为在捍卫祖国的尊严,而例文2则认为蔡铭超的行为有损世界对中国人商的看法,有违我国传统美德教育,应理性爱国。虽观点不同,但两篇同样精彩。
但写时事评论型文章需明确,时评属于小文章,也许你对某件事有几种看法,但应该抓住其中一点来阐析,不要贪多求大,切忌面面俱到。只要求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现象,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
论文高三作文审题训练
教案高三语文作文专题训练
学习目标:
掌握议论文论点提炼与确立的技能。
学习时数:
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获得论点提炼和确立的方法。
一、提炼论点与确立论点思维方式不一样
有学生这样来形容一位老师:这是一位矮而胖的青年老师,头发粗壮得让人害怕,视力模糊到必须凭借一幅眼镜才可以看清教室的每个角落……
从学生的描绘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拿来评论,但是要想准确体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就必须找出该人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评价。我们在片段中提炼论点也是一样,片段中的任何一个词句都可以拿来评论,(提炼观点)但是只有抓住文段的主要意思,才可以贴近作者的本意,获得最佳效果。(确立观点)
提炼论点重在分析,确立论点重在综合。
二、提炼论点之方法
(一)抓住关键,贴近生活
在提炼论点的过程中尽量贴近生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注意:论点必须是一句完整的话。
片段一: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鸭南飞。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和家人看野鸭南飞跋涉上百里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和家人美丽要一起分享
看野鸭南飞拥抱自然就是拥抱美丽
跋涉上百里为爱,我们需要(不怕)付出代价
片段二: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去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儿子要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一家人喂野鸭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儿子要喂野鸭善良是孩子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