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晚春教案及反思一等奖 晚春韩愈教案设计最新(古诗晚春教案及反思简短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晚春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诗,这首诗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25古诗晚春教案及反思一等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
【教学目标】
1.弄清诗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全诗,做到能当堂背诵。
2.揣摩诗的主旨。
【教学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揣摩诗的写作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学方式】
探究交流。采用师生同读同背同讲的方式,掌握全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关于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关于背景: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三、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朗读全诗,为下面的了解诗意奠定基础。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芳菲(fēi) 榆荚(jiá) 解(jiě)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按音节停顿或按意义停顿)
2.方法指导: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朗读诗歌
(1)生自由读。
(2)齐读
(3)小组朗读,小组朗读竞赛
(4)齐读
四、疏通诗意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方法引领、指导自读自译、梳理诗意等步骤,指导学生快速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自读自译的能力。
1.方法引领:结合诗后的主题,写作技巧的诠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翻译全诗,画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解决。
2.师强调,生做好记录,并记住重点词语。
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久不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竞争, 比赛。
杨花:指柳絮。
榆荚:指榆钱。
才思:才气,才华。
惟解:只知道。
漫天:遍布天空。
3.合作交流,理解诗人描绘的内容。哪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五、抓住意象,感悟情志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
1.请同学们再次大声读一读这首诗,借助文后“赏析”,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又想到了什么?
〔明确〕 A.看到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色,柳絮纷飞、榆荚飘落的画面。B.想到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人的。C.想到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赏析内容。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诗的主旨,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哪些字用得好?请赏析。
〔明确〕 这首诗每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开头两句“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写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春天用不了多久就要离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时日,各自都使出了最大的本事,争芳吐艳,各显美丽姿色。霎时,万紫千红,春色满园。“草树”,指各种花草树木。“久不归”,不久就要归去。一个“知”字,一个“斗”字,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2)有姿色的花草树木争芳斗艳,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又怎样了呢?退避三舍不敢出来了吗?诗人借“杨花榆荚”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明确〕 “杨花榆荚”虽然没有任何姿色,无法像其他花草那样呈现娇艳,吐露芳香,但是它们也不自卑,不藏匿自己的短处,而是加入了“百般红紫”的“斗芳菲”行列,将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化作了漫天雪花,翩翩起舞纷飞。“无才思”和“惟解 …… 此处隐藏:63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