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人教版必修)(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什么文体)(2)

时间:2025-07-04

第二部分(从“中国古代游记中感性特强的文字并不常见”到结尾):指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少有感性强的作品。

(三)重点语句

游记少不了写景叙事,先天上是一种感性的散文,所以游记作者应该富有感性。

分析:游记就是记游历中所见、所闻、所感,重在感官的体验,因此作者说游记“先天上是一种感性的散文”。正因如此,游记作者需富有感性,这样才能写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写景叙事的文字,有的时候与其描写感性的来源,不如描写感性的后果。

分析:“感性”的来源指的是要描写的景物,“感性的后果”指的是人的感官活动的外在表现。这句话的意思是写景叙事不要单纯地就景写景,就事叙事,而要通过描述观者的感受体验来表现,这样景物会更形象、生动。

(四)写作特点

1.选取典型来表达观点

文章在表达中国山水游记必须是感性的观点时,列举了宋朝王质写月写水的文段,明朝徐霞客写暮色攀山的文段,清姚鼐写日出的文段,这些文段能代表当时游记的较高水平,故选材典型,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2.文字隽永,语言优美。

诗人余光中用诗一样美的语言来罗列事例,表达观点,文字高度洗炼、精美。例如:“因简就陋”“空泛”等词语,实在是作者精心锤炼之词。又如:“不经名士登咏,奇山也难成名”“四传至管同就气竭力衰了”等句,巧妙精彩。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说了“游记应该富有感性”、游记要有动感、游记要有悬念、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每况愈下等观点。最主要观点是“游记应该富有感性”。

第二题示例:只有这样细读分析,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如作者说宋朝的王质写月、写水很感性,便分别列举了王质的两个文段;为了说明钱文比姚文写日出更具感性,作者将二者写日出的两个文段并列列出,孰高孰低,不言而喻。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给加点字注音。

缥碧()戾天()横柯()经纶()

急湍()轩邈()嘤嘤成韵()

二、解释下列粗线字。

猛浪若奔() 一百许里() 负势竞上() 争高直指()

鸢飞戾天者() 水皆缥碧() 百叫无绝()

窥谷忘反() 在昼犹昏() 横柯上蔽()

三、下列各句朗读时,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自富阳/至桐庐

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四、文学常识填空

1.作者、字,朝人。其主要作品有《》和《》等。

2.骈文,又称“四六文”,南朝时尤为兴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的《芜城赋》,孔稚圭的《》和江淹的《》等。也是骈文中的代表之一。

五、描写一个家乡风貌的片断(100字以内),要求写出家乡风貌的特征。

六、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第1段中对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作总的概括的语句是

2.第2段紧承第1段,具体分写了富春江水之“”,描写时紧紧抓住了景物的特征,通过写水,水,水,及水突出表现了一个“”字。

3.第2段写水的情态,从动、静两方面着笔,其中描写静态之水的句子是,描写动态之水的句子是。

4.请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水的特点:

5.翻译。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译文: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二)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从选文中找出从听觉方面和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①听觉:

《与朱元思书》(人教版必修)(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什么文体)(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