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10课《组歌》课堂实录及相关资料(八下组词)
时间:2025-07-02
时间:2025-07-02
八下10课《组歌》课堂实录及相关资料
(注:该课获2008年黑龙江省初中课堂教学培训班课堂教学展示课一等奖。邵明丽/执教郭雪峰/指导)
师:诗歌是文学世界的瑰宝,是皇冠上的明珠,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那来自诗人灵魂最深处的吟唱,涵养着每个民族的文化,感动着亿万读者的心灵读诗、做诗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我们审美价值、生命品位的提升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纪伯伦的散文诗《组歌》,感受他心灵的博爱与美好
常言说:“知人论文”让我们先来了解作者
(屏幕显示)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的中坚和代表美与爱是他作品的主旋律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师:纪伯伦出生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他少年就因贫穷举家到美国求生,他立志报效祖国,却被统治阶级所不容,以至客死异国他乡然而,尽管人生经历这样坎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赤诚,一直是诗人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组歌》即是如此
师:诗人的祖国处于地中海东端,在他的诗作中“海”总是这样的亲切,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浪之歌》
请同学们欣赏老师的朗读,并初步体味语气、语调
(师范读配乐《秋日私语》)
师:“三分诗,七分读”现在请大家配乐自由读!
(生自由读)
师:我听到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为大家读读?
(生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到同学们真正乘着想象的翅膀,走进了海浪的世界下面请同桌交流一下:这首散文诗中,“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你能否给“浪”加一个恰切的修饰语吗?
(屏幕显示)
这首散文诗中,“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浪
生1:我认为这是“热情洋溢的浪”“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海浪对海岸的感情那么炽热,涨潮时,她紧紧与情人拥抱;退潮了,她依恋地扑到情人的脚下
生2:我认为这是“一往情深的浪”你看,“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
生3:我认为是“无比忠诚的浪”从文中我看到,虽然海岸对海浪的爱有所回报,但山崖对海浪的态度是: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都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对山崖的这种态度,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了海浪对爱情的无限忠诚我感觉:这也许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意的反映虽然报国无门,他很难过,但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却是永恒不变的
生4:我认为这是“守护人世间的浪”,第5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她守护着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不是吗?
生5:我认为是“多情浪漫的浪”也是刚才读的这一段,她对谁都那么好,她不仅对海岸忠诚,她也爱世间一切的美,她不仅浪漫,而且追求着美、创造着美
师:的确,从课文中我们感到了海浪对海岸,对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和无比忠诚“情到深处自成诗”,诗是抒情的浪代表着怎样的形象?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小组讨论!
(生讨论)
师:关于浪所代表的形象文末,我们听到作者坚定的声音:“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这句话可以说是文章的文眼
师:海浪与作者是什么关系?她是怎样的形象?
生1:海浪就是作者的化身,作者笔下的海浪是一位对世间万物充满真爱的“博爱者”
生2:海浪是人间世界和谐与美的守护者、呵护者
师:现在,请你联系作者客居他乡却心系祖国的经历,说一说作者要借“浪”这一形象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生(众):爱国之情
师:浓浓爱国情、淳淳赤子心,是诗化的文字表现出来的请快速读文,找出你认为美的词、句、段,分析其美点,以这样的句式表述
(屏幕显示)
我认为……美,美在……
生1:我认为这篇文章用第一人称来写很美,美在托物抒情全文仿佛是作者的真情告白,海浪的话,就是他要对人们、对祖国说的话海浪的深情,就是他的深情他是借助浪的形象表达他对美的坚守,对祖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