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新高一语文电子版教材下册)(3)

时间:2025-07-08

20.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深刻内涵。(4分)

(1)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2分)

(2)树桩呈着岁月的灰黑色,显出无尽的沉默和蔑视。(2分)

21.本文中作者多次把树比喻成旗杆或旗,统观全文,简要说明作者这样写的深刻用意。(4分)

22.文章最后说:“只是想,父亲坟前的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的,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了树,又有几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七、(60分)

23.请以“点亮生活的明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一刹那chà    C骸骨hái    D养尊处优chǔ)

2.C(A暴发户    B富丽堂皇    D震撼)

3.D(A第二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B书名号改为引号,C最后一个分号改为冒号)

4.D(A乖张:①怪僻,不讲情理;②不顺。B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C过意不去:心中不安,多含抱歉。D大而化之:现多指做事情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5.A(B“不超过”后面应跟确数,因此,“左右”多余;C句式杂糅,改为“意图是允许欧美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或“意图是为欧美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开绿灯”;D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

二、(9分,每小题3分)

6.B(A“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与原文不符;C“原始人的一些特点”是在“本能”之外的;D原文是“改造自然和社会”,不是“适应”)

7.C(“食”和“色”本身不全是艺术类,原文“最先见于食色”,C项绝对化了)

8.A(B引用古谚目的是证明人的复杂性;C“就是美的历史”绝对化;D范围缩小,“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错,“整个运动”应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

三、(12分,每小题3分)

9.B(延:伸长。延首,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

10.D(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因果关系。A第一个“因”是连词,“于是”,第二个“因”介词,“通过”;B第一个“其”是代词,“他的”,第二个“其”副词,表祈使语气,翻译为“一定”;C第一个“于”是介词,“对于”,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

11.C(①表现褚彦回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③表现褚彦回举止潇洒,有风度,符合礼仪。⑤表现褚彦回能够和袁粲团结一致,并主张俭约)

12.D(“褚彦回不能禁止王道隆、阮佃夫掌权”错误,是不能禁止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

四、(24分)

13.(1)这个门生惭愧离去,不敢再回来。后来他富贵了,才回来谢罪,褚彦回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惭而去”“贵乃归罪”各1分,“待之如初”补出主语1分)

(2)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假”“见与”“相”“启”各1分)

(3)俗语有一种说法,“听到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莫己若”“我之谓”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4.(1)对比: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答衬托,以百草烂死衬托决明色泽鲜艳);比喻: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两种手法各2分)

(2)①表达了作者对如决明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对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2分)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2分)

15.(1)幽咽泉流冰下难    春与秋其代序  (2)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闲云潭影日悠悠  (3)梧桐更兼细雨    猿猱欲度愁攀援   (4)万里悲秋常作客  逸豫可以亡身

五、

16.⑤①④③②

17.(1)社会各方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2)大学生自身要提升就业能力。(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4分)参考示例:大地有慷慨的心肠,才能哺育万物;河海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容纳百川(江河)。(每句2分,某句中若没有用上合适的比喻或拟人手法,则该句要扣1分;前后句没包含条件和结果关系,也要扣1分;语意不连贯、语句不得体酌情扣1—2分)

六、

19.(4分)

(1)人们:

心理:有人分了地就认为地里的树就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并担心政策反复,政府会把田地收走。(1分)品质:看重私利,缺乏信念、坚守。(1分)

(2)父亲:

心理:不忍砍掉那棵还没有真正长成的树,期望它再长长。(1分)品质:父亲的善良和对信念的坚守。(1分)

20.(4分)

(1)使用比喻手法,以“雪”的惨白阴冷比喻树桩的“白”,给人一种触目刺眼的感觉,(1分)形象传达出父亲看到树被砍伐后心理上的疼痛和伤感。(1分)

(2)使用拟人手法,(1分)“树桩的沉默和蔑视”是对人性贪婪和人们失去敬畏之心的无声控诉。(1分)

21.(4分)(1)像旗一样直立挺拔的树象征(或比喻)父亲高大的形象及淳厚的美德。(2)“旗”象征“信念或信仰”,旗一样的树不断被伐掉,说明人们逐渐失去了信念或信仰。(3)以“旗”喻“树”意在说明乡村伦理中的人性与品德能够荫庇后人,可敬可畏,不容亵渎。(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2.(6分)

(1)春醒之后一定 …… 此处隐藏:130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新编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新高一语文电子版教材下册)(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