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二语文下册期末备考模拟试题(带答案)(2016年语文高考卷二)(3)
时间:2025-05-04
时间:2025-05-04
12.这个比喻句不但写出了主人公泪流满面、视线模糊的情状;更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悲痛得如同溺水要窒息般的感受。(3分,回答出后一点给2分)
13.主人公已拥有过人生中最宝贵的幸福,即使失去也还有些安慰,可是许多人连这一点都无法拥有,比主人公更为不幸。表现了主人公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着追求(或: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3分,言之成理即可。若只是对原句的复述的得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1分)
14.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
“礼物”最好:既切合全文情节,又不至于在题目上就泄露天机,使小说失去应用的悬念;而另外两个题目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悬念。
“来自天堂的礼物”最好:切合情节,丈夫已经去世;而且饱含对“丈夫”天使般的爱的歌颂之情,而另外两个题目就没有这样的深情。(以上答案均可3分。答“丈夫的礼物”,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适当给分,但不能满分。)
15.(1)情节上:为下文做铺垫。正因为是只有一个人,所以圣诞节虽然就要来临了,她却没有装饰圣诞树的心情;也正因如此,当门铃响时她才会“吃惊的尖叫”,后来看到礼物时才会惊异得说不出话。(3分,意思对即可。)
(2)主题上:因为只有一个人,“一切都被无边无际的孤独吞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丈夫送来能够陪伴她的礼物才显得珍贵,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丈夫那伟大的爱。(3分,意思对即可。)
16.删掉好,最后一段所说的主题意义文章前面已经自然流露,不需要再点明。点明了,反而失去了小说应有的含蓄,不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2分,意思对即可。答保留好,言之成理也可。)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1题。(9分)
17.D(将:率领)
18.B (因为。A.按照,介词;趁机,副词。C.他们,代倭寇;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D.于是,就,副词;竟然,却,副词)
19.C(不是俞大猷,而是胡宗宪。)
20.译文:倭寇杀了(这八名官兵)穿了他们的衣服,骗过守城将领而进入兴化城中,在夜里打开城门把(大批)倭寇迎进城来。(共3分,每句1分)
(二)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3分)
21.朋友有错误行为,一方面要忠言相劝,好言劝导,(2分)另一方面但是如果朋友不听就算了,不要再自取其辱。(1分)(共3分)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请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小题,每个空格1分)
22.不以人废言 以友辅仁 2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4.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25.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6.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27.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28.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9.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四、作文(30分)(略)
参考译文:
戚继光调到浙江时,他请求召募民间壮士3000人,亲自训练,把击刺法教给他们,长短兵器并用,因此戚继光的一支军队特别精良。他又根据南方多湖泊沼泽,不便于骑兵作战的特点,按照地形特点因地制宜,排练了新阵法,“戚家军”名闻天下。
嘉靖四十年,倭寇乘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击毙倭寇头目。后来倭寇再次进攻台州,戚继光击杀倭寇,俘获斩首1000多人。第二年,倭寇大举侵犯福建,攻陷寿宁、宁德等城,并扩展到龙岩、松溪、莆田。福建连连告急,都督胡宗宪发檄文令戚继光剿灭倭寇。戚继光率军首先向横屿倭寇发动进攻,戚家军每人抱一捆草,填平水沟水坑进兵,捣毁了横屿倭寇大营,斩首2600人。残敌逃往兴化。戚家军紧追不舍,斩首1000多级。黎明时分进入兴化城,人民才知道戚家军来了,杀牛送酒慰劳不停。戚继光率军凯旋。同时总兵刘显也接连大破倭寇。福建多年来的倭寇被歼灭殆尽。
及至戚继光返回浙江之后,新来入犯福建的倭寇一天比一天多,他们包围兴化城已一个多月。这时总兵刘显派了八名士兵带着书信送往城中,衣服上刺有“天兵”两个字。倭寇杀了(这八名官兵)穿了他们的衣服,骗过守城将领而进入兴化城中,在夜里打开城门把(大批)倭寇迎进城来。全城被焚烧劫掠一空。过了两个月时间,倭寇又攻破平海卫,并驻兵占领。
嘉靖四十二年四月,戚继光率领浙兵来了。于是巡抚谭纶命令戚继光率领中军,刘显率领左翼,俞大猷率领右翼,兵分三路联合进攻平海倭寇。戚继光中军先入敌阵,左翼右翼紧随其后,将倭寇斩首2200人,救回被劫掠的官军3000人。后来戚继光被提升为都督同知,子孙世袭千户之职,戚继光于是接替俞大猷担任总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