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
时间:2025-05-25
时间:2025-05-25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⑴ 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
⑵ 联系课文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自信,所以他心里感到“不大自然”。
这段精彩的、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⑶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⑷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用“更骄傲的神气”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恰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2、就童话中的皇帝形象,依据个人感知,在“一个_______皇帝”句式中选用切合的形容词给皇帝以准确的标示、定位,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如骄奢淫逸、昏庸虚荣、愚蠢无能、自欺欺人等。
小组讨论辨析,选定“自欺欺人”。童话以骗开始,又以骗结束,以至演出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看似荒诞无稽,而骗局却成功施展,一方面在于两个骗子毒辣地利用了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可以检验是否称职或愚蠢的奇怪特性,更主要的在于从皇帝到大臣,到满京城的人自欺欺人的心理本质。
六、课堂小结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佳作。安徒生以他天才的想像,把皇帝、大臣本质的“丑”在并不存在的新装的“美”的比照中,展示得淋漓尽致。读过之后的笑声,恰是对以皇帝为首的一伙丑类的讽刺。
七、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完成下列题目: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和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姓名),他的童话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句子不是心理描写的一项是( )
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B、“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C、“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D、“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3、童话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
A、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B、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
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D、(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4、皇帝之所以不穿衣服在街上游行,因为他相信骗子的话(多项选择)……( )
A、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
B、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C、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D、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
〖参考答案〗
1、想像 夸张 丹麦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2、D
3、B
4、ABCD
八、布置作业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和思考的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就课文的内容,如主题解读、特色写法等展开深入研讨,并以分角色朗读加深体悟。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小组成员相互传看,每组推举1~2篇有创新的优秀习作在班上交流,学生评议。
二、问题研讨
1、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⑴ 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⑵ 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其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
⑶ 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⑷ 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身处当时的情境,会怎样做呢?
⑸ 对于这篇童话的主题,你怎么认识?如果说它仅仅是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你如何看?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 此处隐藏:127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