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里教学设计(菜园里面有什么教案)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教材分析:《菜园里》是看图归类识字,有字、有词、有儿歌、还有卡通图画,是一篇体现菜园丰收场景、贴近儿童生活的好教材。首先,课文通过插图和文字,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拉近了识字与孩子生活的距离,容易让孩子喜欢识字,愿意运用汉字。其次,通过卡通画面和琅琅上口的儿歌紧密结合,为学生创设全场景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认识一些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特点的同时培养他们喜欢蔬菜的情感,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
教学设想:
1.打开校门,走进社会。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参观菜市场,通过学生看、摸、尝、问、讲、议、画等活动,对蔬菜进行体验和感知,让学生对蔬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识字中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
3.通过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读、对读、默读、表演读等方式,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通过朗读来实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情自悟,其义自得。”
4.重视认与写的有机结合,安排学生静心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启发、问答、交流、感悟的场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四个字。认识3个偏旁“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和一个笔画“卧钩”。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会观察和发现蔬菜的特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愿望,并对蔬菜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识记生字,写好“心”、“风”两个字。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
2.学法:合作学习法,学生尝试自主认字,合作识字,交流识字的学法,让学生在“看看、摸摸、读读、议议、画画、说说、比比、演演、做做、教教、帮帮”的学习过程中,牢固地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一组、生字卡片、儿歌配乐、实物展台及录像片《菜市场》片段。
2.学生:每个小组准备一种蔬菜,画一张自己喜欢的蔬菜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7个生字,及一个笔画“卧钩”,会写“卜、心”两个字。
2.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和你们去菜市场买了许多蔬菜,现在让我们看录像片来回忆一下昨天的场景吧!(观看录像片《菜市场》)
教师:昨天,每个小组还购买了自己小组最喜欢的蔬菜,快点拿出来让我们参观吧!
1.小组长拿出本小组买的蔬菜,并将写有这个蔬菜名称的卡片一同摆放在桌子上。
2.学生下座位参观其他组买的蔬菜,看一看、摸一摸,再读一读卡片上的字,记住这些蔬菜的名字。
二、创设情境,观察插图
教师:你们知道菜市场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吗?好!今天我们一起去菜园里看一看!
1.认识“菜园”两个字,学生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2.(出示课件)指导有顺序地观察图。
3.小组合作有顺序地观察图。
4.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教师把学生带入所创设的“菜园里”的情境之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三、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1.指导合作小组观察蔬菜。观察方法:由外到内,从形、色、味等方面观察和体验。
2.巡视指导小组合作情况。
3.交流汇报:每组派2-3名同学拿着蔬菜到实物展台前进行汇报。可以给自己小组的展示活动起个好听的名字,如:“今日说菜”、“蔬菜宝宝的介绍”、“小小推销员”......
(培养学生能够按一定的方法进行观察,同时在观察中,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在用眼看、动手摸、用鼻嗅、动口尝的过程中对蔬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四、生生互动,自主识字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蔬菜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一样吗?一起去看看吧!
1. 合作交流①小组内成员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一个生字,识字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②将每个小组的成员分配到其余各组,每位学生将自己在原组学到的知识教给这个组的成员;③回到原来的小组,在组内继续交流。
2.(出示课件)抽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你是怎样认识的这些生字的?
3.合作成效的评价:比一比,哪一组的记字方法好?
(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在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的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体现认知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