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案(奇妙的超低温世界课文)
时间:2025-07-06
时间:2025-07-06
【学习目标】
1、了解超低温世界的奇妙之处。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抽象事理的写作技巧。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叶永烈,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当代作家。
2.词语积累
广寒宫——传说唐玄宗于八月十五日游于月亮中,看到一座宫府,题名为“广寒清虚之府”。后人于是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
面目全非——形容相貌改变得很厉害,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
闷葫芦——课文中指密封而摇起来声响不清脆的葫芦。可用来比喻难以猜测,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小巧玲珑——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悠然自得——生活闲散舒畅,自觉得意。
3.导入语
我们经常赞叹:世界真奇妙!是啊,世界本身千奇百怪,无奇不有,我们一次又一次为之惊叹。而世界的奇妙往往深藏不露,要掀开它的面纱,要靠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成果又往往离我们较远,要靠科普作品的宣传。
我们自降生到人世间之日起,已经对寒暖有了真切感受。隆冬时节,冻得发抖,我们会说:真冷!但我们不知道这“冷”会冷到什么程度,冷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现象。
让我们走近这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超低温现象”的“超”体现在哪里,有什么奇妙之处。
2.“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有何实用性和发展前景?
3.课文是以什么顺序把这个奇妙的世界说明清楚的?说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4.课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述出来。看看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在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分析其作用。
5.根据课文内容,为一本简明科学词典撰写“超低温现象”条目,不超过两百字。
【小结】超低温是一个普通人无法接触到的世界,其中存在着许多超出人们常识的奇妙现象。本文作者抓住了这点来作文章,善于从普通人的常识出发来引出超乎人们常识的奇特现象,从而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文章趣味横生,把抽象的事理说明得生动可感。
【达标检测】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相同一项是( )
A.摄取 镊子 慑服 嗫嚅 蹑手蹑脚
B.膨胀 帐篷 帐目 怅然 为虎作伥
C.倔强 崛起 挖掘 诡谲 一蹶不振
D.暂时 錾刀 崭新 辗转 斩草除根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而, 人们在实验室里获得了比海王星上更低的温度,却一直无法获得零下三四百摄氏度的低温。
② 采用这种办法锻炼种子,许多果树和庄稼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
③坐着宇宙飞船到那么遥远的星球上去 ,人的生命是不够用的。
④用冷刀开刀,可起麻醉、止血作用,能够 病人的痛苦。
A.虽然 由于 考查 减轻 B.尽管 因为 考查 减少
C.虽然 因为 考察 减少 D.尽管 由于 考察 减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7月6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延安路、团结路看到,许多车辆停在马路上,被烧得面目全非,一些公交车也被砸得变了形。
B.一群面容沧桑的老人欢笑着坐在角落里,悠然自得地抽着烟。
C.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D.平日里闷葫芦似的 …… 此处隐藏:5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