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试卷(3)(语文模拟试卷二答案)(3)
时间:2025-08-15
时间:2025-08-15
D.颐和园乐寿堂前的海棠,其色彩、形态和周围的建筑形成极美的构图,体现了中国园林善于利用花草树木的特点。
2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力地证明了本段首句“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分)
24.请根据文意,说说中国园林在哪些方面参照了“画理”,使之充满“画意”。(3分)
25、精彩演出结束时,学生会主席对这次活动作了总结性发言,既谈到准备阶段的工作,又谈到了演出期间大家的表现,简短有力,风趣生动。他说……
请写出学生会主席的发言。200字左右。(1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他的叙说,沉默片刻后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呢?每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分别读:mì,bì,mí,mǐ,feī。主要考查形近字和音近字的准确读音,但考虑到广东卷连续四年没有考到多音字的读音,所以设题时也把多音字放进来辨读,以期希望大家复习更全面一些。A.分别读音:dì,tí,dì,tí,tíB.均读cuìD分别读音xuān,xuān,xuàn,xuān,xuàn
2、A(B项“擅”应为“嬗”,C项“掎”应为“犄”,D项“赎”应为“渎”)
3、C(A项中“教”后的句号要移到引号外;B项中“乱说”后的分号应为冒号;D项删去冒号,删去引文中句号,在引文后加逗号)
4.D作答成语类题目切忌望文生义,要准确记忆常见成语的意思,弄清使用对象,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也要养成经常复习的习惯。A.路不拾遗,指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此处使用不符语境,没有注意程度的深浅。惊动世界的事情,就不是小事情,细微的事情了。C.满城风雨,指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贬义词,用成了褒义。
5.A07年加大了词语的考查,估计还会继续,因为可以从用词开始来引导学生规范表达。作答时要特别善于做语素分析。“误解”,指把别人的意思理解错了;“曲解”指故意歪曲别人的见解。①处不是故意的,应该用“误解”。滥用指过多使用,不必或不该使用;“乱用”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显然②处是过多使用的意思,故用“滥用”。“不免”“难免”都表示客观上不可避免,经常互换,但“不免”后面只跟肯定形式,副词,一般作状语。“难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未变。形容词,除作状语以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
6.A病句的判定要分清是语义类的,还是语法类的。熟练掌握六种病因,学会主干枝叶分析法和仿造句法去判定。同时还要不间断做题,做少量的,以提高对病句的敏感度。B.结构混乱。“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超过8‰”应改为“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8‰以上。”C语序不当,“贴近学生生活”与“关注社会发展”位置互换(三者范围逐渐缩小)D.成分残缺,缺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作用”一词。
7、D
8、A
9、C(其他三项都是生物钟调控的某些具体方面)
10、D(这是生物钟发挥作用控制的两个方面)
11、C(自由改变这一说法夸大)
12、D
13、
14、C
15、C.解释为“追踪”。
16、B.A项第一句的“因”字是副词,于是,就;第二句是介词,趁着。B项两个“者”都解释为“的人”。C项第一个“以”字是介词,因为;第二个是介词,根据。D项第一个“之”字是人称代词,第二个译为“得”,是补语的标志。
17、C.A项是宾语前置句。B项“于河”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C项是省略句,应是“御史以(之)属淳”。D项“以通盗死罪”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
18、B.A项“只要百姓送一包饭就处理诉讼案”有误,原文是用百姓包裹一包饭的时间形容张淳断案快速。C项“张淳又急得睡不着觉”有误,原文的意思是指张淳故意搁置着不去办理。D项“张淳与巡抚商量将他们解散&rdqu …… 此处隐藏:123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