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 教案教学设计(西门豹教案一等奖)
时间:2025-07-01
时间:2025-07-0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并且使学生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2.读懂每个自然段,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并且归纳段落大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句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作业中三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分段和归纳段意。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教学重点
(一)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识记、理解字词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要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今天我们要学习《西门豹》一课,看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板书课题:西门豹。
(二)介绍时代背景。
本课记叙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止。当时,以齐、楚、燕、韩、赵、魏、秦国最为强大,魏王即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第一代君主。西门豹是战国初期的政治家。魏王派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任县令,邺是古时地名,如今河南安阳以北。西门豹上任以后,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动员人力兴修水利,年年获得好收成。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且划出本课生字词。
2.自学生字、新词。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理解生字词的。可按部首查字法列成下表。
(四)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和自学生字、词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1)多音字:多音字要据词定音。
(2)易读错的字:
凿:读z2o,不要读zu$。
绸:是翘舌音。
选、旱、烦、灌是鼻音。
姓:是后鼻音。
(3)易混的字:
姓:姓名,老百姓 性:性别,性命。
漂:漂起来。飘:飘扬,迎春飘。
(4)注意下面字的书写:
灌:右边是上中下结构。
溉:中间是竖提、点,不要写得扁宽。
3.讨论识记字的方法。
充分让学生讨论,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识记,培养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
(1)用熟字加偏旁或是基本字带字的方法,学习下列生字:
婆——波、女,逼——畐加辶。
还有:选、绸、徒、烦、跪。
(2)用比较法学习下面生字:
荒(荒芜)姓(百姓)灌(灌溉)溉(灌溉)
慌(惊慌)性(性别)罐(罐子)概(大概)
(3)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生字:
芜:部首“艹”表义,“无”表音。
(4)利用会意字的特点学习生字:
旱:“日”表示太阳,干:无水分,太阳晒得地都旱了,所以称为旱。用这样的方法即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
(5)利用部首表义的规律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婆:巫婆是女人所以女字底。
绸:做衣服用的绸布料子,是蚕丝制成的,所以绞丝旁。
跪:跪下,脚和腿要动,所以足旁。
灌溉:把水引进田里,所以三点水旁。
4.出示生词卡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人烟稀少:指居住的人很少。
面如土色:脸上没有血色,形容十分害怕。
开凿:挖掘河道,隧道等。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官绅:指旧时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巫婆: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5.质疑:看学生是否还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联系上下文,帮学生解疑。
6.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根据自己对生字词的理解,再把词放回课文句子中再次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五)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小声读全文:
(1)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2)想一想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回答:通过带着以上几个问题读课文,你初步了解到什么?
本课写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老百姓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事情的起因是当西门豹到了邺之后,看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就找老百姓问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经过是西门豹了解到土地荒芜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于是他将计就计,借给河伯娶媳妇的机会惩治了巫婆和官绅。
事情的结果是西门豹带领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灌溉土地,使邺这个地方年年获得好收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西门豹是怎样 …… 此处隐藏:121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