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伯牙绝弦》教学谈(语言教学是一门艺术)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近日,连续参加了兴庆区,银川市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看到一位年轻老师执教《伯牙绝弦》一课,感受颇深。在老师充满诗意、声情并茂的引导感染下,学生逐渐进入了古文意境,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文本,他们时而蹙眉深思,时而侃侃而谈,时而勾画旁注,时而深情吟诵……学生在感动中动情地朗读、尽情地表达,仿佛自己就是伯牙,自己就是钟子期。看着学生们忘我地投入学习中,全然忘记了台下几百名听课老师的存在,静心体会着学习语文的乐趣,我情不自禁发出感叹:“善哉,这真是一节好课啊!”
请随我看看精彩课堂教学片断回放:
师: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有一天,伯牙乘着小船到了长江口。滔滔的江水触动了他的琴思,于是他就对着江水弹起琴来。一首曲子还没有弹完,他就发现有一个打柴的人立在岸边正在听他弹琴。这个人呀就是钟子期。就是因为这次相遇,使伯牙认定子期就是他一生唯一的知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深入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读课文,找出2至4句以读代答,老师随机出示句子并引导深入品析,感悟诗句意境。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你们刚才说:“善哉,是表达赞叹的意思,那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可以怎么说呢?
生:好啊!
生:真棒啊!
生:了不起!
生:妙极了!
生:真厉害!
……
(学生思维被激活,赞美之词如泉涌般喷薄而出。)
师:好!把词放回句子里,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弹出高山的感觉,钟子期就会说:“太好了,就像泰山一样高大,就像泰山一样巍峨。”
师:你理解得真好,我要忍不住对你说:“善哉!”下面请大家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学生深情诵读,越读越有味道,老师真诚鼓励,并激情范读,课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生:我读懂了: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流水,钟子期就说:“你真棒啊!就好像江河一样奔腾不息!”
师:你能形容一下你印象中的江水是怎样的情景吗?
生:有时波光粼粼,江面平静柔美,就像母亲一样亲切温柔;有时波涛滚滚,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迸进,汹涌而来,呼啸而去。
师:善哉,你的想像力多么丰富!
生:我也读懂了钟子期善听。他俩心有灵犀,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什么,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来,可见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师: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曰──
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老师在这里顺势引读,非常自然巧妙,课堂又掀起了一次小高潮。)
师:我想,作为名满天下的音乐家,伯牙的琴声里不单只有高山流水,他的琴声里还可能有哪能景色呢?
出示词语学生读:
春雨绵绵、杨柳依依、清风徐徐、饮烟袅袅、秋风习习、秋雨潇潇、白雪皑皑、、北风呼呼、流水潺潺、芳草萋萋
师:现在你就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秋雨,你会赞叹道:善哉──
生:潇潇乎若秋雨。
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你这样赞叹道──
生:善哉,徐徐乎若清风。
师:伯牙鼓琴,志在杨柳,你又赞叹道──
生:善哉,依依兮若杨柳。
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正是──
生:(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他们情投意合,这就是直正的──
生:知音。
师:伯牙喜遇知音,简直就是欣喜若狂。他曾这样感叹到:(出示句子示意学生齐读)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知我者,子期也!
师:就让我们再来感受知音相聚的那份欢乐与激动。齐读课文的前4句。
生:(饱含激情地诵读课文内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过渡:这短暂的相遇让他们彼此成为知己。在分别的时候,他们约定,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首,以诉衷肠。然而,第二年春天,当伯牙带着这份欢乐与激动前来赴约时,得到的却是子期不幸染病而亡的噩耗。
师: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生:子期死了,伯牙的心也跟着死了。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子期那样能懂得他音乐,理解他内心的知音了,于是 …… 此处隐藏:126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