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教学札记(三峡之秋是教科版几年级的)

时间:2025-07-07

方纪写的《三峡之秋》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展现了三峡在中秋这天的美丽景色。作者抓住一天当中三峡景物不同的特点:早晨,露水闪烁,绿叶金实,新鲜而明净;中午,金色的群山,奔腾的江水,三峡充满了热烈的气息;下午,三峡的黄昏是青色的,透明的,明亮的江水平静而轻缓;夜晚,灯光在江面上摇曳,长江沉沉欲睡,清冽的月光犹如瀑布、素锦,凌空非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本文我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

1.课文共7个自然段,划分意义段出现了分歧意见。关键是第六自然段写月光是归为第二段还是做为第三部分总写处理。我让学生认真地反复地读第六自然段,最后大家一直的意见是放在写夜晚这部分。课文分为三个意义段1/2~~~6/7

2.抓准写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几个时间段中长江的特点的词语。用具体的景物体现特点

早晨   中午   下午   夜晚

明丽   热烈   平静   宁静 朦胧

露水   阳光   雾    渔火 月亮

橘柚树  长江水  倒影   灯光 群山

在这部分中,早晨和中午的特点的词语很好找,一眼就看出来了。下午和夜晚的特点不容易找准。读完第一次时,学生找到的是透明(明亮)、沉沉欲睡(惊醒)或者宁静(静谧)

3.教会学生读懂每一个句子,理清文章的段落的顺序,体会句子间的关系,了解分号的用法

在教学第六自然段时,首先让学生标出这段的三个句子。然后一句一句的读,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读懂。第一句写月亮上来的很迟的原因。(山高、谷深、天空狭小)第二个句子写了长江之上月亮升起的过程。“起初”和“不知在什么时候”是表示时间的短语。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三句是写月亮升起以后的美丽景色。分句的前一半写群山,后一半写月亮,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的时候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

5.修辞手法的应用

本文大量的应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峡之秋》教学札记(三峡之秋是教科版几年级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