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春 飞花令)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教学目的:1、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写景散文时,要注意分析描写景物时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方面来写,写出景物什
么特征,哪些词语用得好,写出了作者的什么感受?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引用古诗名句展现的意境,并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一提到,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天,歌颂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色的?( “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的呢?( “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的,今天学的散文《》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二简介朱自清
朱自清,我国著名散文家,其散文富于诗意,善于通过细致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本文大概写于1928-1937年间(联系《背影》)三、学生朗读全文,注意正音:
Zhǎng zhàng cáng zàng sǎn sàn yùn yūn hè huò
涨:涨潮 涨红了脸 藏:藏起来 宝藏 散:散在草丛里 散会 晕:黄晕 头晕 和:应和 和面 薄
bó báo nèn yùnniàng suō hōng zhǎ chēng
薄:单薄 薄烟 嫩绿 酝酿 蓑衣 烘托 眨眼 撑
四、分析结构 第一段(1节)盼望天。第二段(2至7节)描绘天。第三段(8至10节)歌颂天。
五分析第一段:迎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反复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要求轻声朗读) 3作用:紧扣题旨,点明至,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六分析第二段:绘。
大地回,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 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2)朗读第2节。总写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天的山、水、太阳。
分别写出草出土、树叶翠绿,山光泽;冰雪融化,雨落地,水涣涣;太阳升射,气温上升,日暖人
(3)朗读第3节草图,草有什么特征,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用了什么修辞?
钻,写出顽强的挤劲与生命力。嫩,写出质地柔软鲜嫩。绿,写出颜色浅绿。满是的,写出长势旺盛。软绵绵,写出姿态。还写了人的活动,突出小草给人带来的欢乐和吸引力,人的心情舒服惬意,从侧面写小草。运用了拟人和排比。(引导比较夏草的旺盛,秋草的枯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分析第4节花图,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描写顺序?写出一派怎样的景象?花特点?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哪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写蝴蝶,蜜蜂的作用?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顺序?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从高到低从静到动,一派热闹景象。写花的争,花朵多,花色鲜艳,花味甜,有实写,有虚写(由花想到秋实“仿佛”不能去掉,表明是想象之景)有动景,有静景。“闹”(“红杏枝头意闹”)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叫”则感情色彩不浓。蝴蝶,蜜蜂都是从侧面写出花的特点。写野花,“散”含漫山遍野之意,写出花多,又写出在阳光照耀下,风吹拂中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绚丽色彩。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也自然引出风图。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如何写出草花的特点
二分析第5节风图,风有什么特点?作者怎么样把无形无色无味的风写得富有感染力? …… 此处隐藏:112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