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教学过程更具美感 ──《画家和牧童》案例(怎样能让么)(2)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师:在你的周围,有像戴嵩和牧童一样品德的人吗?
生1:有!我们班的班长,他学习很好,人也很谦虚。
生2:我们班的好些同学看到老师写错字了,敢于大胆的指出来。他们像小牧童一样。
生3:老师,我们班也有个“小画家”,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他画画的很好,还很用功。我每天下课都看到他在画画。在这里,我也希望他对学习也能和画画一样努力。
说的多好呀,此时,对于品德美的理解,学生们是真正的学到心里去了呀!
四、设计美的延伸
1、质疑审美过程,升华美的价值:
质疑美,让美更趋完整。“矛盾,更能擦燃智慧的火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学生的回答与自己预定设想相悖的现象,有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后怕只会导致教学过程给人畏首畏尾的印象,我们大可以放手一搏,充分给予学生质疑美的权力,也许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本课的教学——品评人物品德的过程中假设出现类似现象:
生1:我认为小牧童的本事比画家高!他比画家懂得多!
生2:不,画家的画技高超,他只是没有放过牛,才不知道斗牛的真实情景。
对于这个不同的观点,我会请学生小组讨论后,开展了一场辩论赛,学生们精彩的言语引导我做出了如下的评价:
可以这么说,画家和牧童各有各的本领!牧童靠他平日的仔细观察,非常熟知牛的形态和习性;而画家也通过他日常勤奋画画,练就了高超的绘画本事。可见,大画家并不知晓天下所有的事,而小牧童当然也不可能画技高超。相信,所有的同学都能达成共识!质疑让学生对人物品德美的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
2、质疑美,升华美的价值: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跟在座的各位同学和老师说吗?
也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们沉思片刻,缓缓举起小手。
生1:老师,我很喜欢今天上课的方式,我听得可牢了。
生2:我觉得今天的这篇课文我学得很好。
生3:老师,你这样的上课方式我很喜欢,一点都不凶巴巴的。而且一直都让我们在寻找美。
师:整堂课下来,你就没有感到不好,不美的地方吗?
生:如果能再让我们分角色读一遍课文就好了,我觉得读得还不够。
(质疑美,它让我明白了孩子们在语文课中,更需要什么。)
3、老师可以作适时的总结: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语言文字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发现了它很多的美妙之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小朋友们能用自己的心找开眼睛的窗户,去发现我们中国人、中国文字更多的美!
新课程改革下的今天,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学得更有效率,学得更美!那么,就请让学生在一篇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振动“发现美、欣赏美、升华美”的翅膀吧,它会带我们和学生一起,翱翔在课改所带来的语文教学美的世界中!
上一篇:课后思──《金色的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