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成语“五辨”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现代汉语中成语的数量很多,在这众多的成语中,意思相近的近义成语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辨析近义成语也就成了我们关注的一个知识点。其实,学习和使用成语,跟学习和使用字、词一样,关键是要彻底理解它的意义。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也就在于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具体地说,就是要注重“五辨”:
一辨使用范围。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就是由于分不清其范围的大小所致。例如:【手不释卷】与【爱不释手】: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爱:喜爱。喜爱到不能放手的地步。两者都含有放不下手的意思。但前者仅用于对书的喜爱,形容勤奋好学,所指范围小;后者可指一切喜爱的东西,范围广。例句:①吕老的一生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一直到老年仍然每天手不释卷。②侄儿明明见电动玩具小巧玲珑,整天玩得爱不释手,舍不得放下。再如:【姹紫嫣红】与【万紫千红】:都有花多、色彩艳丽的意思。但前者只用来形容花,而后者不但可用来形容花草,还可以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例句:①白云山公园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一片春天的景象。②开国之初,生机蓬勃。虽然百废待兴,已经是万紫千红的局面。
其它如“盛气凌人”与“咄咄逼人”,“爱憎分明”与“泾渭分明”,“三头六臂”与“神通广大”等成语,在语义范围上都是有所不同的。
二辨语义侧重点。有些成语粗看其大意相近,但细辨,其语义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例如:【目光如豆】与【鼠目寸光】、【不落窠臼】与【独树一帜】、【半途而废】与【浅尝辄止】、【包罗万象】与【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与【美不胜收】等,语义侧重点就各不相同。目光如豆:指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偏重在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例句:“胸无大志,目光如豆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偏重在眼光“近”,强调看不到将来。(例句:“我们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决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不落窠臼:窠臼,比喻老套子,旧框框。侧重于“不落俗套,有所创新”;(例句:“这位年轻画家的画在创作手法上不落窠臼,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表示独自另树一面旗帜,侧重于“开创新路或自成一家”。(例句:“郭老的新诗在当代诗坛上可谓独树一帜。”)半途而废:半途,半路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偏重在“半”,中途停止,含惋惜之意;(例句:“如果你现在请假回去,这件事就半途而废了。”)浅尝辄止:浅,初步;辄,就;止,停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偏重在“浅”,不深入。(例句:“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偏重于“无所不包”,一般指整体说的;(例句:“这套百科全书的内容相当丰富;广博宏大;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偏重在“无所不有”,一般指某一方面说的。(例句:“这家商场里的商品品种丰富,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偏重于“满眼都是”;(例句:“到了特种手工艺厅,只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偏重于“看不过来”,来不及一一欣赏。(例句:“博物馆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其它如,“随机应变”与“见机行事”、“别出心裁”与“别具匠心”、“如数家珍”与“一五一十”等成语,在语义的侧重点上都各不相同。
三辨词义轻重。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别,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慎重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一)大词小用就是将一个概念、范围较大的词用在一个范围、概念较小的事物上。例如:①李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我校任教整整三十年。(“日理万机”,理:处理,办理;万机:种种事务。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大意是指一天内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一般指君主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该词词义较重,却用在了普通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②学校图书室里,有各种杂志、报纸、挂图,画片等,包罗万象。(“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一个图书室根本谈不上“包罗万象”,也属于“大词小用”的毛病。)(二)小词大用就是将一个概念、范围较小的词用在一个范围、概念较大的事物上。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炙手可热的新鲜事物!”“姚明是炙手可热的球星。 …… 此处隐藏:137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汇总之散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斑羚飞渡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