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

时间:2025-02-24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代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代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代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代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代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代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 “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网高中频道为广大朋友编辑了“高中语文经常容易写错的字总结”,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括号内是正确的字

1.安祥(详) 37.重迭(叠) 73.粗旷(犷) 109.蜂涌(拥)

2.甘败(拜)下风 38.渡(度)假村 74.针贬(砭) 120.复(覆)盖

3.三步(部)曲 39.防(妨)碍 75.震憾(撼) 121.复(覆)灭

4.食不裹(果)腹 40.幅(辐)射 76.凑和(合) 122.松驰(弛)

5.泊(舶)来品 41.一幅(副)对联 77.脉博(搏) 123.家俱(具)

6.按步(部)就班 42.天翻地复(覆) 78.迫不急(及)待 124.欣尝(赏)

7.指手划(画)脚 43.言简意骇(赅) 79.既(即)使 125.迷(谜)团

8.一愁(筹)莫展 44.气慨(概) 80.追朔(溯) 126.精萃(粹)

9.穿(川)流不息 45.一股(鼓)作气 81.草管(菅)人命 127.偶而(尔)

10.哈蜜(密)瓜 46.悬梁刺骨(股) 82.娇柔(矫揉)造作 128.善(擅)长

11.挖墙角(脚) 47.再接再励(厉) 83.萎糜(靡)不振 129.迁徒(徙)

12.一诺千斤(金) 48.老俩(两)口 84.沉缅(湎) 130.打腊(蜡)

13.不径(胫)而走 49.黄梁(粱)美梦 85.名(明)信片 131.蒜苔(薹)

14.做(坐)月子 50.了(了)望 86.默(墨)守成规 132.颂(诵)读

15.不落巢(窠)臼 51.爱(艾)滋病 87.大姆(拇)指 133.人材(才)

16.烩(脍)炙人口 52.杀戳(戮) 88.沤(呕)心沥血 134.座(坐)落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l …… 此处隐藏:129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