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文名句(2)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4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六)《阿房宫赋》杜牧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47.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48.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9.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50.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51.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5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5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5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6.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7.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七)《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59.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60.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於明哲乎?
6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6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着,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63.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64.竭诚则胡越之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65.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66.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67.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叁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 以怒而滥刑。
6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69.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八)《种树郭橐驼传》[唐]柳宗元
70.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耳。
7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
72.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73.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
74.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75.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76.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第三册
(一) 《诗经三首》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卫风 氓》
5.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秦风 无衣》
6.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邶风 静女》
(二)《离骚》(节选) 屈原
7.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皇览揆余于初度兮,惟庚寅吾以降。
8.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娄均。
9.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10.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1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12.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13.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14.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三)《孔雀东南飞》(并序)
15.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上一篇:如何抓住作者的写作观点
下一篇:古文常识之司马迁和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