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4)

时间:2025-04-04

④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Example:❶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Example:

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P22《鸿门宴》)

❷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❸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⑽.【焉】

(一)兼词。

①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Example:

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必修三P48《劝学》)

❸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Example:

❶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❷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❸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①.相当于“之”。

Example:

❶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❷犹且从师而问焉。(必修三P54《师说》)

❸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②.哪里,怎么。

Example:

❶;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❷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①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Example:

❶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选修P85《六国论》)

❷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❸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Example:

❶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必修三P54《师说》)

❷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必修二P32《赤壁赋》)

③.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Example:

❶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选修P77《阿房宫赋》)

❷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⑾.【也】

(一)句末语气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

Example:

❶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❷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必修一P22《鸿门宴》)

② 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Example:

❶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❷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选修P77《阿房宫赋》)

③.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Example:

❶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必修三P50《过秦论》)

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选修P88《伶官传序》)

❸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Example:

❶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❷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❸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⑤.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Example:

❶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❷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Example:

❶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❷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必修三P54《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Example:

❶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Example:

❶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❷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❸岂独伶人也哉!(选修P88《伶官传序》)

⑿.【以】

(一)介词

①.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Example:

❶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❷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②.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Example:

❶以勇气闻于诸侯。(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❷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选修P111《项脊轩志》)

❸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③.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Example:

❶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④.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Example:

❶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❷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❸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❹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必修四P65《苏武传》)

⑤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Example:

❶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 此处隐藏:13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