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试题答题规范之言之有据

时间:2025-04-22

2011年高考分数线 历年分数线 2012年艺考 2012自主招生 各地高考实用信息 大学数据库 高三复习题 高考报名人数

所谓“言之有据”,就是答题要有充分根据,不能只是一个概括的判语、武断的结论。

【例1·2008北京卷·18】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评分答案] 第一问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第二问 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

[点评]第一问 “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没有分析,言之无据。第二问 “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缺少具体内容,“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混淆了“秋色”和“描写秋色的词语”。

[备考答案]第一问 文章的主旨是赞美秋色的绚烂多彩、格调特别,赞美秋色丰富生活,给生活增添愉快和欢乐,并援引古人借秋色抒发情怀的诗句,凸显秋色包容的丰富意蕴。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与这一主旨高度吻合,为文章主旨构建了坚实的根基。

第二问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但是并不单调雷同。既用夏季绿色的单调反衬秋色的丰富,又在直接描写秋色的“红”“黄”的基调里,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差异与变化。这些词语中包含着作者充沛的感情,色彩在比拟、比喻、烘托、映衬中愈显得色彩缤纷、生机蓬勃。这些词语分明奏出一曲秋色的赞歌,启发、调动着读者视觉的联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例2·2007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⑴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⑵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2012高考语文试题答题规范之言之有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